首页 > 康养

乔建文:与患者“肝胆相照” 求创新“胰”路同行

2023-02-1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作为一名有情怀的医生,威海市立医院肝胆外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乔建文在肝胆外科领域内奋斗了近三十年,以极大的专业热情,帮助患者战胜了病魔,创造了众多生命奇迹。


  目标坚定 肝胆外科钻研近30年

  熟悉乔建文的同事会开玩笑地说他是“老资格”,这说的是他在同龄人中沉浸肝胆外科领域已经27年了。1996年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乔建文成为荣成当地医院一名普外科的医生,之后人生按部就班地成家生子。“可以说我已经完成了一段时间内的人生目标,然后突然觉得特别迷茫。”有着执著事业心的乔建文决定树立新的目标,继续考研在专业上深造。

  2000年乔建文成为延边大学肝胆外科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是当时医院的首个研究生,2004年入职市立医院肝胆外科,主要进行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的疾病治疗。


  除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肝胆外科的手术基本都属于四级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乔建文举例说以到肝脏手术为例,有时候术中出血量较多,医生可以说是“浴血奋战”。而胰腺手术做完后看上去很成功但是风险后面,术后患者有可能因为胰瘘致大出血。“可以说肝胆外科的手术全程都充满风险,直到患者出院了我们才能放下一颗心。”乔建文说。


  研究生毕业后20年,乔建文已经成长为市立医院肝胆外二科的中坚力量,大量患者慕名求诊,外科妙手的练就不是一蹴而就。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始终坚持基本功的练习。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手术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这就对医生的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早在研究生期间,乔建文就开始接触腹腔镜。与普通手术缝合不同,腹腔镜需要看着屏幕操作。“早些年练习条件差,我们都是利用电脑的外置摄像头,在屏幕上反向成像,再跟手术室借一些废弃的器具,盯着屏幕练习缝合,条件比较艰苦。”乔建文说,现在年轻医生的学习条件好了很多,有很多的手术视频可以观看,有专业的器具能够练习。

  受到父亲影响,乔建文的儿子大学也选择了学医。“我非常喜欢我的专业,因此总会额外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乔建文总是叮嘱孩子,从医道路上能收获很多成就,但需要付出的更多,才能无愧于患者的信任和期待。

  多“武器”上阵 让患者活得更久

  目前,乔建文所在的肝胆外科涉及肝脏、胰腺等肿瘤的治疗,“我希望患者能称呼我为肿瘤外科医生。”他也一直将如何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当作自己的使命,无论何种手术方式,能让患者活得时间更久是追求的目标。


  如果说战胜肿瘤是一场艰苦的战争,需要的武器有很多种,不仅一把手术刀。多年的临床经验,乔建文认为肿瘤治疗是一个整体,手术比较重要,但只是治疗中的一环。近年来,乔建文对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的转化治疗倾尽心力。“有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很大,本来是没有手术机会的,但如果我们通过介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将肿瘤缩小转化取得治疗机会,再进行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就会更长。”乔建文表示。

  求发展 临床科研走在前

  乔建文的同行们都知道他做得很多手术和治疗都是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一步一步摸索成功。

  乔建文对专业的热忱不仅仅停留在病房内。作为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的医疗专家,乔建文曾赶赴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在三个月的对口医疗支援工作中,除了完成50多台手术,他每天都要带同事教学查房,发现不足之处,现场开讲,通过经典病例的分析以点带面讲授新理念、规范诊疗行为。而且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大讲座,进行学术方面的授课,全方位提高医院整体的技术水平。


  繁忙的手术之余,乔建文身上也有很多社会兼职,在两个省内专业委员会中担任副主任委员,在不同的专业会议中学习先进医院经验,反哺自己的专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改变,正是孜孜不倦的热忱追求,乔建文不断成长进步,向着成为患者信任的好医生这一目标努力奋进。(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