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捕捞船遍及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域,综合效益连续多年居全省同行业前列;精深加工鱿鱼等产品畅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基地……
作为一家有着35年历史的大型渔业龙头企业,赤山集团近年来持续加大远洋渔业和鱿鱼精深加工项目投入,向海图强,逐梦深蓝,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论证开发新渔场
争当远洋捕捞排头兵
2月16日,赤山渔港码头,伴随着阵阵汽笛声,4艘新造大单拖船起锚远航,开赴万里之外的索马里渔场进行捕捞作业。
“索马里渔场是去年新开发的远洋渔场,这里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去年我们已经过去了3艘船。”赤山集团渔业总公司总经理连军宁说,早在2001年赤山集团就斥资3000万打造出当时最先进的远洋鱿鱼钓船,驶往北太平洋等公海渔场开展远洋捕捞。
如今,赤山集团捕捞船队已拥有装备精良的拖网、鱿鱼钓、灯光围网等各类远洋船只45艘,2000吨级渔业辅助运输船1艘,5000吨级渔业辅助运输船2艘。足迹遍及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阿根廷渔场、秘鲁渔场等全球多地,主要捕捞太平洋鱿鱼、阿根廷鱿鱼、秋刀鱼、印度洋鱿鱼、金枪鱼等,年总捕捞量达6万吨以上,不仅是威海远洋捕捞的排头兵,综合效益亦连续多年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今年,我们将加大远洋项目的投入,论证开发印尼、阿曼、中东等公海新渔场,论证新上冷藏运输船和国际运输船项目,进一步推动海洋捕捞从近海走向深蓝。”赤山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初志敏说。
此外,赤山集团南极磷虾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经投产使用,今年将做好建造磷虾船的考察论证工作,并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鱿鱼“百变”掘金
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居首
走进赤山集团所辖的海都公司、海博公司等鱿鱼精深加工企业,鱿鱼圈、鱿鱼片、鱿鱼须、鱿鱼花、麻辣鱿鱼、蒜蓉粉丝鱿鱼、鱿鱼酱等上百种鱿鱼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作为国内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基地,赤山集团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将“一条鱿鱼”物尽其用、用尽其妙。
“我们联合齐鲁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成立了山东省首家‘鱿鱼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开发鱿鱼胶原蛋白及胶原蛋白肽等新产品,实现鱿鱼综合高值化开发利用,逐步将发展领域由普通食品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海洋药品等高端领域延伸,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赤山集团项目部主任高飞越说。
赤山集团还通过引进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鱿鱼自动化加工设备,并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智能制造公司合作,对鱿鱼加工车间、流水线各环节关键技术装备进行升级研发与设计,从鱿鱼的清洗、分割、去皮到整形速冻实现了全套流水线加工,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如今,赤山集团鱿鱼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产品通过美国FDA验证并获得HACCP证书,畅销日韩、美洲、欧盟、非洲、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列同行业首位,被评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鱿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鱿鱼内脏、鱼皮、鱿鱼软骨等加工副产物,今明两年赤山集团计划实施鱿鱼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项目,建设年处理3万吨鱿鱼内脏的食品级生产车间,生产食品级鱿鱼油、脱镉鱿鱼溶浆蛋白、食品级海鲜调味品等。
“我们还将抓住市场需求升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产能。同时顺应预制菜这一风口,抓好国内市场的开发,充分发挥赤山集团在食品加工方面的规模和技术优势,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把我们的即食产品、预炸食品推向国内市场。”赤山集团海都公司总经理王德山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