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3月20日至22日,全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淄博召开,威海市作为荣获2022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城市在会上做分享交流。

会上,我市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分享近年公益创投的主要做法和创新成效,探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提升的下一步举措。公共文化服务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服务,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让文化公益普惠城乡居民,威海市在全国首创将公益创投创新机制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这一举措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样板,获得良好成效和广泛认可。
深入乡村深度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脉络和资源禀赋,从而将服务供给与乡村内在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形成村民为主导的健康文化氛围。如芬芳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渔家文化保护与传承”、张村镇王家疃村“记住乡愁不容易”、威海市木火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红色记忆代代相传”、威海市环翠区戏剧家协会“戏曲文化唤起乡村活力”等项目,通过讲述故事、举办展览和公开表演等方式有效预防了乡村文化传承中断风险,推动了乡村文化品牌建设。


基于乡村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建筑、非遗、生态等特色,整合乡村文化能人,为小镇村找准乡村文化发展定位,发展鲁绣、剪纸、绘画、面塑等特色品牌,升级乡村文化符号,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塑造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振兴品牌。


在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书房及文化广场定期广泛开展多种多样文化活动,有效打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闲置的资源浪费困境,且将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体验、亲子活动等极富时代特色的文化活动植入乡村,带动了乡村文化生活的提档升级。(来源:威海公共文旅云)

深入乡村深度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脉络和资源禀赋,从而将服务供给与乡村内在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形成村民为主导的健康文化氛围。如芬芳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渔家文化保护与传承”、张村镇王家疃村“记住乡愁不容易”、威海市木火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红色记忆代代相传”、威海市环翠区戏剧家协会“戏曲文化唤起乡村活力”等项目,通过讲述故事、举办展览和公开表演等方式有效预防了乡村文化传承中断风险,推动了乡村文化品牌建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