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水文

《中国水利报》聚焦威海:把脉河流生态,护佑碧水安澜

2023-03-24 编辑: 徐栋波

  3月23日,《中国水利报》以《把脉河流生态 护佑碧水安澜》为题,报道威海市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助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以下为报道全文:

  三月的威海生机勃勃。羊亭河湿地公园桃花嫩蕊摇芳,五渚河畔新柳吐绿、碧水荡漾,水清岸绿、人景交融的美丽画卷正是这座滨海城市全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在山东省威海市水生态监测实验室一楼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布置科普知识展板、摆放科普宣传资料、调试展览设备,精心筹备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实验室开放暨公众科普日活动。活动中,实验室工作人员将以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观摩、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水生态水质监测的全过程,为前来观摩的师生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科普盛宴。

  威海市水生态监测实验室于2022年成立,由威海市水务局、市水文中心联合建设,属于山东省内水行政主管部门首个共建共管的实验室。实验室旨在构建完善的流域水生态监测体系,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以点带面提升威海水生态监测的基础支撑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助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

  共治共管凝聚合力联动协作提质增效

  威海位于山东省最东端,三面临海。因降水偏少,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使得河流短而急。一直以来,威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从2015年至今,南水北调及引黄入威工程引调来的黄河水、长江水有效保证了威海用水安全。

  威海市水利部门坚持开源节流,大力推动河湖长制与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2022年10月,立足水生态监测和河湖健康动态评价服务,促进信息平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依托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威海分中心实验室,威海市水务局与市水文中心携手,联合打造了水生态监测实验室。

  威海市水生态监测实验室目前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资质认定检测能力涵盖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污废水及再生水四类水59个参数,每月对全市21座重点水库和13处重要河流断面进行水生态水质监测,为威海市重要水源地保护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参考。

  “联合建立水生态监测实验室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深化组织联建、工程联管、河湖联巡、库区联治、风险联控‘五联共建’的创新载体,也是助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的重要举措。”威海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兴全说,“两家单位需要明确职能职责、健全协作机制、选优配强力量、凝聚管护合力,齐心协力开创水生态文明和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新局面。”

河管员巡河。

  在威海市水务局、市水文中心的周密部署下,各项举措扎实推进。加密监测站点,形成威海市“五区两市”全覆盖、主干河流全覆盖、重点水库全覆盖、三大水生态指标(生态流量、理化指标、生物指标)全覆盖的水生态监测站点;增加人员投入,升级监测设备自动化水平,合理增加监测频次;开展系统培训和人才引进计划,建设特色人才队伍;提升实验室硬件水平,开展实验室设施改造;加快实施水利水文信息管理平台、公众信息网及移动管理系统升级建设,推动智慧监测创新应用……

  “水生态监测实验室成立后,充分利用两家单位的技术优势,开展实验室设施设备升级改造;规划梳理全市水生态监测站点,完成水生态关键要素的调查监测和分析评价任务;逐步实现市级重点河流、湖泊水生态监测全域覆盖。”威海市水文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姜会杰说,“同时,实验室积极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开展水生态科普,逐步构建全市水生态监测基础框架,引领全市水生态监测范围不断扩展,创造威海市河湖长制工作又一亮点。”

  技术创新管理创优监测水平不断提升

  在威海市水生态监测实验室连续流动分析室一角,采集的34个水样被批量放入自动进样器中。工作人员下达指令后,监测系统自动对水样进行检测分析。水样中总氮、总磷、氨氮等重点监控指标15分钟后陆续显示在数据平台上。

  “目前实验室不仅正在购置多台自动化水平高、功能先进的水生态监测分析仪器,计划新建的部分,还将布设水生态专用实验室的暖通系统、气路系统等,扩建后实验室面积也将从800平方米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实验室检测人员李玮说,“如今,水生态监测实验室仪器设备增加到100余台,设备资产增加到约500万元,高端精密仪器设备也逐年增加,工作效率越来越高。”

  不仅硬件全面升级,人才、科技软实力也在稳步提升。依托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平台,威海市水文中心携手济南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研讨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共同推进人才优势互补。同时,通过参与监测技术培训以及专业人才引进计划等,不断壮大专业队伍,拓展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水生态监测水平及实验室建设管理能力。

  此外,水生态监测实验室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多措并举助力河湖长制开启智慧化河湖治理新模式。通过建设威海市水环境信息系统,将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入侵等信息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采集、监测、管理和分析预警信息化体系,助力实验室管理高效化、数据管理信息化、监测分析自动化,促进水质监测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将水质生态环境状况与污染源排放、重大治理措施等联系起来,开展污染溯源追因、治理成效评估、精细化管控,为河湖管理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有力支撑。

  水生态监测实验室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对纳入威海市级河湖长制管理的4条河流、7座水库的23处水质站点开展每年3次的定期水质监测,建立健全目标合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监管有效的河湖水生态保障体系。每年年底,威海市水文中心联合市水务局发布水质监测通报,并提供监督性分析评价。

  把脉会诊河湖健康靶向治理生态问题

  在威海市崮山水库,几名工作人员乘快艇抵达水库中心位置,取水样、测量pH值和溶解氧、观测河水透明度……实验室里的水质“裁判员”实时掌握河道水质现状、河道水文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排污行为和污染事件,为河湖管理提供详实的水量与水质状况分析。

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监测试点开展采样和现场检测。

  自2022年8月起,威海市水务局联合各驻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威海市水文中心等单位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清零、黑臭水体清零及污水处理厂提标“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委托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对城市建成区47个河流断面开展采样断面定点和水质监测工作。通过水质监测的技术引领、监督和预警作用,及时掌握城市建成区水体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推进水质监测常态化,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清零成果。

  “2022年,依托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和各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我市开展完成城市建成区内47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累计完成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149.28公里,老旧小区雨污合流改造59个,其他建筑小区雨污合流改造18个,并实现黑臭水体的动态清零。‘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取得极大成效。”威海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泉贵说。

  龙角山水库岸边,一群身穿白大褂和水文监测橙色救生衣的“水医师”格外显眼。“市水文中心在乳山河开展水生态监测研究工作试点,布设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6个,其中龙角山水库、台依水库设两个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每月进行1次监测,对部分重点断面适时开展加密监测。”正在乳山河组织监测人员进行水质采样的张杰说,团队还对乳山河流域典型断面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水生态进行采样和数据分析。

  乳山河是威海市8处水生态监测试点之一,市水文中心和济南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对典型水库水生态环境、水质状况以及水生生物等要素开展采样监测和数据收集,成立水生态监测试点,开展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助推河湖突出问题靶向治理。

  共管共治新格局下,碧水清流描绘生态新貌。“市水文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水利部、山东省水利厅部署,全面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持续助力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姜会杰说,“依托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加强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水生态监测评价纳入水利水文信息服务平台,助力开发中小流域水生态治理应用服务系统;构建水质水生态监测预警体系,推进河湖水生态综合治理;建立生态水文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水生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公众中的作用,为开创威海市水生态文明和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新局面提供水生态监测保障。”(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