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周颖)昨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威海市“拨投贷保”联动支持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25日起试行,有效期一年。《管理办法》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的“卡脖子”攻关项目,以科技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跟进、银行机构“信贷投放”、保险机构承保补偿等方式给予联动支持。四种支持方式既可独立实施,也可组合实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资金需求提供多维度解决路径。
《管理办法》中的“拨”,是指科技部门按程序评审确定“卡脖子”攻关项目,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给予项目承担单位不超过50万元的财政拨款补助。
“投”,是指由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及参股子基金的运营管理公司作为投资机构,按程序对科技部门提供的入库项目进行实际投资。财政部门在对投资机构进行绩效评价时,将实际投资额度按1.5倍至2倍予以确认支持。
“贷”,是指联合银行机构设计“卡脖子攻关贷”专属信贷产品,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供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无需抵质押物、期限不超过3年、利率不超过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专项贷款。对银行机构新增贷款余额给予不超过0.6%的风险补助资金。
“保”,是指联合保险机构设计“卡脖子研发损失险”,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涵盖研发营业中断、研发设备损失、研发费用损失和关键研发人员人身意外伤害等的专属保险,并对投“保”企业给予实际支出保费总额50%、上限不超过20万元的财政补贴。
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在攻关“卡脖子”项目时需要“拨投贷保”联动支持,首先企业实施的攻关项目要进入“卡脖子”攻关项目库。“卡脖子”攻关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企业可随时将实施的项目报送至科技部门,科技部门酝酿一批、评审一批、入库一批。入库项目的实施企业就进入了“拨投贷保”政策的支持名单。
综合来看,“拨投贷保”最大的好处是科技部门、投资机构、银行、保险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结果互认、联动支持,既提高各方决策效率,又能集聚各方资金共同投向有市场前景的企业研发项目,让企业“研发有钱投”“意外有保险”,助力企业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产出一批硬核产品,更好地支撑产业现代化。(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