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榜样7》专题节目,通过讲述事迹、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声情并茂地展示了8位来自不同领域榜样的先进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生动教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旗帜、是明灯,是前行方向的指引,是勇往直前的引领。奋斗新时代,建功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当追逐榜样之“光”,汲取榜样力量,始终以榜样为标杆,强初心、固使命、做表率,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以优异成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坚守初心,坚定信仰,永葆“矢志不渝”的品格。只有初心如磐,才能使命在肩。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擦亮忠诚底色,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走好奋进之路。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紫铜锅炉里、电机轮骨架上“修补缝纫”,给导弹、战车、潜艇“把脉问诊”的“钢铁裁缝”艾爱国,年过七旬仍终日奋战在高温火花中,匠心赤胆,“焊花”不息,最终攻克400多项难关、改进20多项工艺,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提升中国船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信仰”是“菌草之父”林占熺坚持“点草成金”的“执念”,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经过无数探索试验,发明“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技术,为脱贫致富提供中国方案。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青年干部当以“信仰”作为出发的“原点”,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及时跟进学习党的最新方针决策,从榜样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坚持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勇担善为,拼搏向前,永葆“矢志奋斗”的精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责任担当既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也作为称其合格的基本条件。秉持着“谋乡村振兴,让村民富而乐”理念,乡村振兴“排头兵”王传喜始终相信“难题在哪,出路就在哪”,他以身作则、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潜心钻研,带领代村村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实现代村华丽蜕变。勇担善为、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同样体现在佳县路生梅院长的身上,在佳县不少家庭三四代人都曾在路生梅处诊治,她是青年医生的领路人,也是当地新生儿的守护者。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无数党员先锋挺膺担当、勇毅逆行,筑起了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安全、生活幸福的“铜墙铁壁”。每一次成功、每一次突破、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里,都彰显着榜样们的担当底色。党员干部要向奋战在一线的先锋榜样学习,迎难不畏难、克难勇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需要越冲锋,真正在危急关头、紧要时刻扛起重任、挺身而出,风浪面前真冲锋、挑战面前真奋进,倾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践行宗旨,竭诚为民,厚植“人民至上”的理念。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的初心使命,镌刻在骨子里,流淌于血脉中。挑书翻大山、陪学生走山路,80后“扁担校长”张玉滚将“三尺讲台”的职责使命印刻在十几小时的送学之路上,初心熠熠、步履铿锵。孟昆玉始终牢记为民宗旨,站好“首都中心岗”,用点滴奉献保障群众出行的安全便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榜样,厚植公仆情怀,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汲取他们身上矢志不渝为民服务的爱民之力,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最高位置,点点滴滴都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工作目标,把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作为行动准则,要像“孺子牛”那般不畏艰苦、负重前行,发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甘当“铺路石”,以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乳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李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