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雨水增多虽然满足了万物生长的需要,但也给人们带来了风邪、湿邪的侵袭。那么在清明时节应如何正确养生呢?
注意饮食
清明时节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过多进食“发物”,中医常说春季养肝,清明时节应多吃清补“柔肝”的新鲜食物,特别是一些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和体弱多病者。胃寒的人群不适合吃生冷食物。
注意保暖
清明节前后,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因而要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
夜卧早起
起卧时间尽量做到夜卧早起。起身运动,改善人体的代谢过程,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等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调整情致
春季人体的肝气随之愈盛,在清明时节,人们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多多接触外界大自然,使心情舒畅放松,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以便更好迎接未来的工作生活。(来源:威海中医)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孙美玲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