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杨正 王文欣)4月4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有关情况。4月、5月是森林防火高风险期,全市森林防火将重点抓好严防死守、隐患排查整改、各项应急准备等工作。
“我市四五月份大风天气多,气温回升快,干旱降雨少,加之林下可燃物载量大,容易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为祭祀和人员进山游玩高峰期,我市进山路口较多,管控难度大,严管严控野外吸烟和祭祀用火是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重中之重。”市森林防火工作专班主任王爱林介绍。
全市森林防火将重点抓好严防死守、隐患整改排查、各项应急准备等工作。4月1日起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市各级林业、应急、公安等广大机关、部门以及巾帼林长、管护队员、护林员,将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和不间断巡逻检查,严防每个进山路口、严控每个进山人员。排查整改隐患方面,将聚焦林下可燃物载量大的问题,对林区林缘、防火道路及墓地周边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林下可燃物进行全面清除。聚焦上轮排查出的90余处火险隐患,逐一进行验收,确保全部及时整改到位。聚焦林区野外吸烟屡禁不止的问题,联合公安部门开展野外吸烟专项打击行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聚焦进山踏青和旅游人员难管控的问题,强化“人防+技防”措施,全面推广摩托车带装巡逻机制,充分发挥巾帼林长和护林员值守作用,切实做到看住山、防住人、控住火。
应急准备方面,目前全市各类专业、半专业队伍已全部实行集中食宿备勤,重点防控区域已实行靠前驻防,将重点做好联防联控和应急演练工作。各类灭火机具、装备全部保持临战状态,各级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实行24小在岗在位,确保做到一旦发生火情“快反应、拉得出、打得赢”。
清明节是防火工作的攻坚时刻,我市林业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林内单位的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查,全市897家林内经营单位和137家施工单位均签订责任状、安装责任牌,配备了防灭火器材。“构建全民防火机制,联合供电公司对42个森林火险高风险区的169处穿越线路建立起台账,明确管护、巡护负责人,每日进行巡护。同时在全社会招聘近万名民间林长,在涉林的重要旅游景区、健身步道、文体公园、林村结合部开展森林防火志愿活动。”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辉介绍说。
开展“森林防火巾帼行动”活动以来,全市共聘任5720名妇女为巾帼林长,各级妇联组织引导巾帼林长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参与森林防火工作,当好宣传员、监督员、示范员、报警员,主动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制止林区及周边区域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遵守森林防火规定,强化责任意识。“市妇联将与林业等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加强联动,探索森林防火与妇女工作融合的有效路径,引导巾帼林长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森林防火工作中。”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晓燕表示。
据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支队长董昭凯介绍,《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在林区野外用火的通告》发布以来,公安机关发挥专业打击优势,将“昆仑”行动与“森林防灭火百日攻坚”、严厉打击林区野外违规用火等专项行动统筹一体推进,切实加大对各类涉森林火灾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今年,市公安局还创新打造了“蔚蓝守护 低空警务”项目,通过无人机开展智能巡航,多角度拍摄和实时传送巡林画面,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力度,动态掌握林情、火情,逐步建立起预警智能化、防范科学化、处置专业化的警用无人机智慧森林防火应用机制。接下来,公安部门将强化工作协同和督导检查,严密巡护网络,严防森林火灾,严打涉火犯罪。
自3月份进入防火紧要期后,市应急局全面备勤备战,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强化应急值守和预警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和火情零报告制度,充分利用卫星火点监测、视频监控等技防系统和地面巡护、流动备勤等人防手段,全时段全方位监测火情。“强化队伍战备和应急处置,市、区两级9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近400名专职队员全部进入戒备状态,24小时集中食宿、全员全装备勤备战。在昆嵛山、伟德山等重点林区设置15个前置流动备勤点,安排150多名森林消防队员靠前驻防,带装巡逻。在全市确定了16处直升机应急起降点,安排驻防我市的米171直升机,每日挂桶飞行,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市应急救援指挥保障中心主任原忠江说。此外,我市还组织开展市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实兵演练,建立公安、应急、消防“可视化”指挥体系,建立健全不提前通知时间、地点和演练科目的“双盲”实战演练机制,今年组织市、区专业队伍“双盲”实战演练9场次。(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