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媒眼

《光明日报》聚焦威海:传承乡村文脉,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2023-04-06 编辑: 徐栋波

  3月29日,《光明日报》发布稿件《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报道了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案例,其中包括威海市环翠区的“‘文化公益创投’:探索多元共治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项目。以下是详细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威海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全国首创将公益创投创新机制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并于不久前入选了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为探索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借鉴。

资料图:民间剪纸教学

  在威海市环翠区,村民的文艺生活甚至比城里人还要丰富多彩。这里陆续举办过文艺晚会、文艺队伍擂台赛、文化广场大宣讲等各类文艺活动。这里有越来越专业的村民文艺团队,这里的村民对于参加文艺活动充满热情。在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威海市环翠区的“文化公益创投”项目,将公益创投创新机制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助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道路。

  威海市环翠区以“文化公益创投”探索多元共治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其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问”“专”“精”三个字。“问”即“问需于民”。相关文旅部门不仅委托社会组织进村入户了解村民实际文化需求,还指定专业团队定期到村里辅导村民、及时了解村民新的需求和学习进展,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设计,更加精准有效回应群众文化诉求。“专”即专业和特色。威海市通过公益创投方式引导全市多家文化类社会组织通过竞争方式获得资助,进入乡村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力求把活动和服务内容办得更精致,改变以往“有啥玩啥”的粗放状态,比如一些村庄开设“留住传统留住美”乡土课堂,邀请专业老师为村民尤其是孩子们讲述家乡之美,引导他们在田园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传承乡村文脉。“精”即科学分工、精准对接。项目的顺利运行,需要相关部门的机制保障,包括规范申报流程、全程性评估监管等做法。公益创投模式有效整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更好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对接。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目前,环翠区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已经形成区、镇街两级全覆盖支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局面,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已成为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效能提升的重要方式。此项典型案例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样板。(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