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新区

高新区初村镇:村民“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2023-04-07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卧龙村的蜂蜜、佃里院村的草莓、马石泊村的樱桃、长夼店子村的红薯……一直以来,高新区初村镇都将因地制宜培育致富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今年,小河北村依托资源优势,在蛋鸡养殖上做文章,打造生态散养土鸡项目,助农增收。
  走进小河北村生态养鸡试验点,宽阔的养殖场里300多只毛色鲜艳、体态匀称的鸡正悠闲地晒着太阳。“这些鸡是3月15日引进的,每一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种类有黑窑、芦花、海兰灰以及麻羽等,现在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来鸡舍喂喂鸡,打扫打扫卫生,心里充满希望。”小河北村乡村振兴专员于晋海说。
  看着其他村都有各自的特色产业,村集体收入年年攀升,身为乡村振兴专员,于晋海一直在寻找小河北村的发展出路。经过前期多方考察和学习,他发现建立生态散养土鸡项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考虑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鸡蛋的选择更倾向于“原生态”,这个想法提出后就得到村“两委”的一致赞成。
  万事开头难。资金没有着落,村里也没人有养殖经验,万一赔了,对于村集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此,于晋海多方打听联络,寻找第三方合作,由第三方出资,与村合作社共同开展“乡村振兴·生态养鸡试验点”,村合作社以村“两委”成员、理事会成员协助养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调研协商,小河北村“乡村振兴·生态养鸡试验点”正式运营。
  “养殖场地是租赁村民闲置貂场改造的,饲料主要来源于收购村民的玉米、麦麸、剩余蔬菜等。这种养殖模式,养出来的鸡肉质细嫩,产蛋品质高,还能为农户个人年增收3万余元,后期鸡蛋、鸡肉等销售预估会为村集体年增收至少2万余元。”于晋海说。
  “乡村振兴·生态养鸡试验点”投入运行,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也让蛋鸡养殖成为小河北村的特色产业名片。
  在开展生态养鸡试验点的同时,小河北村还尝试种植菊苣绿叶菜作为鸡的饲料,进一步降低成本。于晋海表示,想要致富就要走创新之路,目前只是试验,后期还会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扩大规模,打开销路,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
  目前,初村镇已创新打造出红薯产业联盟等3个乡村共富党建联盟,推动19个乡村创业车间聚合发展,带动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创建乡村振兴电商基地,推行“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共富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助推乡村振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谢菁 通讯员 丁淑红)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