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日前出台“新时代威海英才工程”政策文件,提出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对既往的人才政策进行了全方位集成升级,为广大人才在威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支持、更优服务。
加大科技领军人才综合扶持力度
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新时代威海英才工程”进一步加大了科技领军人才综合扶持力度,对在我市申报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根据科研活动、团队建设需求,提供不低于100万元资金支持;入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期满验收后提供不低于50万元资金支持,评价为优秀等次的再给予50万元奖励;对依托高能级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可申请“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定制化支持,给予最高1000万元综合资助。对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齐鲁友谊奖、省外国人才重点支持计划的,视产业带动能力和工作实绩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强化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地位
“新时代威海英才工程”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地位。在激发企业引才动力方面,创新推出“引才券”制度,向冲击新目标重点企业配发人才工程配额;建立企业家“荐才”制度,聘请我市知名企业家担任荐才“伯乐”。在支持产业人才发展方面,鼓励企业推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对在世界和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获奖的个人或团体,按获奖层次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入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高技能人才给予20万元奖励,对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的给予1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与我市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订单班”“冠名班”。
同时,建设企业人才平台,支持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培养载体。对企业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给予经费资助。同时,支持我市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引进“双落户”机制,使用专项事业编制引进博士、正高级职称等急需紧缺人才,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创新在高校、贡献在企业”。
吸引青年人才来威留威创新创业
“新时代威海英才工程”将非公有制企业作为青年人才补贴的前置条件,继续按照博士研究生每月5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0元、本科毕业生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我市冲击千亿目标、百亿目标企业引进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生活补贴分别提高至每月5000元、3000元;对列入政策支持范围内的威海籍毕业生、驻威高校毕业生,按照博士研究生1万元、硕士研究生5000元、本科毕业生3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返乡留威补贴。
此次政策调整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实际需求,生活补贴调整放宽了对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年限要求,由原来的毕业三年内扩大至35周岁以下,并鼓励有条件的区市面向专科毕业生提供生活补贴,吸引更多具有工作经验的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投身产业一线、享受政策红利。同时为解决青年人才安居之忧,对纳入生活津贴保障范围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在我市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可分别申领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