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经开区开展“飞线”整治 威峰市场片区整治工作即将完成

2023-04-14 编辑: 宋倩

 

     这几天,经开区一家商铺店主丁英飞心里格外亮堂。“开店一年多了,我这门头上原来是‘飞线’,想维修电路都不好找缆线。现在好了,所有的缆线整整齐齐归置起来,既安全又美观。”丁英飞说。

      丁英飞店铺所在的威峰市场片区,商铺、住宅密集,且建成年限久远,居民楼及门市房间的各类缆线比较杂乱。针对这一问题,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工作要求,聚焦于群众的“急难愁盼”,经开区延续实施“民生微实事”机制,由政府出资一部分、社会资本筹一部分,将经开区集贸市场、大型商超、医院、学校周边的临街商铺、居民小区等列为“飞线”整治重点区域,协调四大通信运营商,开展全面彻底的整治行动。

      多部门协作,“空中飞线”隐身

      “我们最先在长峰西一区进行试点,统一了治理方案。各运营商先摸排撤除废旧缆线,明确各自缆线后,楼道内和楼梯外缆线梳理入桥架,楼与楼之间缆线则下地埋管道,尽最大可能不出现一根明线。”经开区建设局房产和物业管理科二级协理宋文广说。

      4月12日,在各运营商协同配合下,联通公司将横跨海峰路南北两侧的100余根空中缆线截断。地下管道内,新老缆线顺利对接,保证了原有使用功能不降低。至此,存在了几十年的空中“飞线”进入“隐身”状态。截至目前,威峰市场片区“飞线”整治已完成80%,4月20日前将全部整治完毕。

      据统计,海峰路两侧已拆除废旧线槽800米、废旧光缆1300米、私拉乱改电源线230米,整理楼道杂乱线路2600米,开挖及恢复路面并铺设管道260米,更换防火桥架2800米,重新布放光缆1300米,空中强电电缆改造下地面140米。

      尽管数据看起来并不庞大,可工程量和复杂程度不容小觑。在逐根梳理缆线的基础上,要寻求成本最低、用材最少的最优路径,来决定是直接入桥架,还是入地进管道。由于周边商户、居民较多,改造时需要断电、断网,还要挨家挨户协调,并以最快的速度改造完毕,不影响群众正常使用。

      管理下功夫,防止“飞线”反弹

      “空中飞线”整治,一头连着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一头连着城市环境的整洁度、美感度。为彻底整治“飞线”,经开区建设局着力在“管”上下工夫,印发了《威海经开区已交付建设项目管线改造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立起管线改造长效管理机制。

      《意见》明确规定,经开区已交付建设项目的水、电、气、暖及各类弱电通讯等管线改造全部纳入物业管理范围。施工方实施改造前必须备案,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申报敷设线径、铺设方式、位置面积和期限等内容进行,同时要符合安全管理规定和文明施工要求。区级、镇街建设主管部门、物业服务企业对管线改造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

      “‘飞线’整治不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也不单单是给城市‘装点门面’,而是立足群众需求、扎扎实实增进民生福祉。原有的老旧缆线要治理好,以后的缆线改造更要管理好,才能巩固好现有整治成果,彻底防止‘飞线’现象反弹,让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安全、更整洁。”经开区建设局副局长宋敏表示。(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蔡君君/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