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胶东

如鱼得水写传奇——昆嵛英雄于得水

2023-04-18 编辑: 宋倩

      

      在胶东,有一位7次负重伤、13次受上级嘉奖、九死一生、屡建奇功的传奇英雄。“对敌如猛虎,对民如父母”是他的口头禅。他是著名作家冯德英根据当地人民革命斗争生活而创作的红色经典长篇小说《苦菜花》中的于得海和《山菊花》中的于震海的原型人物。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还在胶东大地上广为传颂。

于得水

      昆嵛山上播火种

      于得水,原名于作海,化名于海、高得胜、刘二伦、林得胜,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洛格庄村人,1906年5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时,其父于连登因交不上租息,被县衙监押,祖父母、长兄及弟弟先后冻饿而死。接二连三地痛失亲人,让于得水对黑暗旧社会充满愤恨。

      苦难没有使于得水向命运低头。18岁的他开始拜师学武,练得一身好功夫。1931年春,于得水参加了农民协会。1933年春,于得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拉起十多人的武装,秘密活动于文登、牟平、海阳一带,宣传党的思想,夺取地主和反动军警的武器,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同年7月23日拂晓,于得水被葛家联庄会武装百余人堵在家里。他急中生智,跳上柜子,顶破屋笆,蹿上房顶,越过几家院墙,冲出敌人包围。敌人抓不到他,就抓他的家人,他的父亲、妻子被用酷刑致残,母亲被打死,5岁的孩子因被打和惊吓而死,几乎家破人亡。

      于得水把个人仇恨装进心里,带领队伍隐蔽在昆嵛山区进行武装游击活动。从1934年3月起,他担任中共文登县委武装小组负责人,负责保卫县委、除奸及筹集党的活动经费,后根据严峻的斗争形势,党组织指示其到东北暂避。1935年6月,于得水返回胶东,同年年底,参加了“一一·四”暴动,在原计划受挫的情况下,仍然率大队行程300余里,缴获长短枪80多支、刺刀50余把、土枪30多支、子弹2000余发。

      图为昆嵛山老蜂窝山洞,是当年红军游击队员培训、藏身之处,现为昆嵛山红色旅游景观之一“于得水洞”。

      “一一·四”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率领突围出来的游击队员在昆嵛山区继续坚持斗争,他们住石洞、吃野果,在地势险峻的“老蜂窝”举办训练班,没有枪械就用大刀训练,于得水常常乔装打扮,冒着生命危险,挨村逐户慰问烈属,联系同志,营救战友。敌人“搜山”,他就率领队伍下平原,进海汊,夜间袭扰敌军;敌人回窜平原,他们又转移上山;遇到小股敌人,就猛冲狠打,搞得敌人惶恐不安。在严寒的冬天里,于得水和同志们爬冰卧雪,含辛茹苦,几乎住遍了昆嵛山上的大小石洞,尝遍了野菜山果。在艰苦的环境中,巩固和发展了红军游击队。1936年6月,中共文登县委重建,于得水任军事委员。后经中共胶东临时特委同意,与王亮率队袭击国民党界石联庄会。战斗中于得水腰部连中两弹,后伤口恶化,他忍着剧痛,让战友用剃头刀割开伤口,取出弹头。1937年春,率20多名队员奇袭垒子盐所,缴获长短枪20多支,子弹千余发。于得水率领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江北除了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外,仅存的一支红军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成为天福山起义的骨干力量。

      身经百战是英豪

      1937年12月24日清晨,于得水率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员参加了由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大队长。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成为第三军的骨干力量。

      天福山起义后,回忆几年来为掩护自己而牺牲的众多革命群众,把化名林得胜毅然改为“于得水”。他说:“我这条命是群众给的,我能幸存下来,是群众保护了我!我这条‘鱼’,什么时候也不能离开‘水’,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水’!”这个新名字饱含着他一生的为民初心,激励自己永远不脱离人民。

      1938年3月19日,于得水率队攻克福山县城,促使国民党福山县长陈昱反正,接收改编陈部300余人。7月17日,率队粉碎“三军”二路指挥周拥鹤叛变阴谋。9月,调任山东游击第五支队六十三团团长,奉命到达黄县、招远边界。于得水身先士卒,广大指战员护工厂,保金矿,与顽军蔡晋康部殊死较量;在蓬莱城保卫战中,击溃顽军;在招远、掖县重创日伪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六十三团不断发展壮大。

      全国抗战时期,于得水率队与日伪军殊死战斗,屡建奇功。1940年1月,于得水和张玉华带领部队赴山东纵队机关,执行护送山东纵队政委黎玉和押送黄金的任务。返回途中,经过鲁中孙祖镇附近,正碰上沂水等5个据点的日伪军“扫荡”,于得水部奉命在九祖峰北坡设伏。3月16日凌晨,日伪军进入伏击圈,先遭到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亲率的二支队迎头痛击,敌人回窜企图攻占九祖峰。于得水指挥部队连续击退日伪军9次冲锋,守住了阵地。战后徐向前称赞道:“于得水不光会打游击,也能打硬仗么!”

      1940年9月,于得水调任山东纵队五旅十四团副团长(该团未设团长),率部由平度返回文登,部队很快发展到2300多人,在南黄集歼灭顽固派秦毓堂部征粮队300余人,收复文登县境内的高村、张家埠、登登口、上庄(今属荣成市)等日伪据点,巩固扩大了东海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8日,于得水率十四团配合五支队二团向盘踞昆嵛山的顽固派“抗八联军”发起进攻,激战3昼夜,解放昆嵛山区。

      1941年10月,于得水因伤调任东海公署专员,后担任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文西行署主任。1945年,于得水协同刘涌指挥部队解放烟台。1945年8月,任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兼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员。针对美舰的登陆阴谋,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带领烟台党政军民与美军开展了有理有力的斗争。10月29日,于得水指挥东海军分区独立团和特务营1200余人,收复崆峒岛。

      

1945年秋,于得水在烟台。

      1946年1月,于得水担任胶东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率部坚持内线作战,牵制了大量敌军,为胶东的解放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离开胶东,奉命率部渡江南下,剿匪屡立奇功,后任浙江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鱼水情长”永不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得水任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区建筑委员会主任。1961年8月转业到地方,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安徽省第三届政协常务委员。于得水自拿“薪金”开始,就登记了一张几十人的联系名单,其中有烈士的遗属、掩护过自己的群众、伤残在家的老战友、老房东和亲属等。每到逢年过节,他都催爱人按名单寄钱寄物。于得水对父老乡亲、广大群众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他常说:“我这条‘鱼’,什么时候也不能离开水啊!”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于得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密切联系群众。1962年,淮北亳县遭受到了严重自然灾害。是年冬,于得水带领民政厅部分工作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到亳县偏远的五马公社检查救灾工作。他以身作则,每天都与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到村,逐户访问,检查国家救济的粮款是否如数领到手,住房是否透风漏雨,穿的盖的是否暖和,发现问题及时与社队干部研究解决;抽空到敬老院访问“五保”老人,到小学去给孩子们讲革命斗争故事;急灾民所急,帮灾民所需,与干部群众一起同甘共苦,生产自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不搞特殊。他的家中只有一个餐桌和一个旧木箱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其他的简陋家具都是公家配的。他每日三餐十分简单,大都是吃咸菜、喝小米粥,穿戴的衣帽、鞋子都是在部队时发的。

      “文化大革命”开始,于得水被迫害入狱,于1967年2月16日含冤惨死狱中。党中央和周总理对此极为关注,指示追查此案。1979年2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在合肥举行追悼会,使于得水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赖少其为于得水写下的悼诗

      著名艺术大师赖少其在于得水追悼大会上写了一首悼诗,这首诗形象地记录了于得水的一生:风狂浪拍空,雪白映青松;胸膛似石壁,处处有弹孔。一根稻草绳,道高化作龙;从此骑鲸去,虽死亦鬼雄。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为于得水铸起半身铜像。

      

杜营河畔的得水园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在威海人民的心中,生于苦难、长于弹雨的于得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的英勇事迹被口口相传,家乡父老以各种形式给予这位昆嵛英雄淳朴厚重的深深怀念。在文登城区东部的杜营河畔修建了以于得水名字命名的红色主题公园——得水园,园中种有一棵银杏,是2020年4月23日从于得水家乡移植于此,它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承载着革命英雄故土的记忆,见证着这片土地上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英雄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并教育着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