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自开展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以来,环翠区法院主动融入和服务辖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围绕渔具、船舶和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大对企业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18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知识产权纠纷2065件。


司法引领规范——
“钓具之都”精彩“抛竿”
作为全球最大的钓具生产基地,威海拥有45家规模以上企业,小小鱼竿挑起了创新发展的大梁,但也成了商标侵权的多发领域。

如何高质高效处理涉渔具商标侵权案件成为重点,如何破解渔具侵权问题多发的怪圈成为难题。为此,环翠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有意识地给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补课”,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注重通过类案集中办理、典型案例示范引导、针对性普法等方式,全面强化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自身侵权行为的认识,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以“企业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办案法官深入企业一线“面对面”普法、“零距离”答疑,着力提升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侵权风险防控等方面能力,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司法保障创新——
守护每一份创作热情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无数摄影爱好者、图片创作者创作出精致的摄影作品、富有创意的图片设计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传播,一些图片侵权纠纷和隐患也随之而来。
针对这一情况,环翠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主动作为,结合图片侵权纠纷审理情况,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并针对性提出“加强对辖区运营媒体及营利性自媒体运营平台的版权保护教育培训”“引导版权人强化自身文字、图片信息的网络传播权保护”等多条司法建议。通过多部门联合预防治理,2022年度,环翠区法院图片侵权类纠纷收案同比下降10.9%。
司法护航发展——
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感谢法官专业、公正、高效的审判,让我们感受到法律的权威与神圣,发展起来更有底气。”随着一起不正当竞争案的高效审结,一封落款为威海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感谢信被送到承办法官的案头。
自开展知识产权审判以来,环翠区法院始终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组建知识产权速裁、专审团队,审结全市首起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刑事案件,依法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让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的底气进一步坚定。

司法护航发展,除了惩戒要“严”,更重要的是辐射要“广”,构建知识产权社会化协同保护新格局。
4月23日,一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专题培训会举行,这是环翠区法院法官第三次受邀为威海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开展培训。
依托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威海巡回审判庭、威海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相继落户环翠区法院张村法庭的优势,近年来,环翠区法院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协作,持续强化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能力,促使知识产权纠纷化解从“解决得了”逐渐向“解决得快”“解决得好”转变。在累计调处的2065件知识产权纠纷中,823件是通过诉前方式化解的。(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佳丽/文 环翠区法院供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王璐瑶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