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让百姓满意是他最大的目标——记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张建政

2023-04-28 编辑: 宋倩

      

      早上5时30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张建政准时从家中出发,赶往单位。作为一名交警,疏导早晚高峰、保证城市道路通畅,是他的工作。为尽可能让交通“行得顺”,这样的工作时间安排已成为他的日常。

      站岗一分钟,服务六十秒。28个春夏秋冬,张建政始终在“路上”。不论是遭遇极端恶劣天气,还是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他总是冲锋在前。多年的努力与坚守,赢来沉甸甸的荣誉: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建政指导市政工人正确摆放防撞桶。

      路口指挥、查纠违章、处理交通事故……这是大家熟悉的交警工作,但却不是交警工作的全部。每当辖区有复杂的大型市政交通工程启动,张建政总要与施工方对接进度,优化绕行方案。正式施工期间,他几乎每天必到现场实地查看,确保通行方案得到精准实施。

      眼下,滨海大道华发新天地路段因挖排水管道半幅封闭施工,这里成了张建政每日的“打卡地”。“这个路段是通往东部滨海新城和荣成的重要关口,平时车流量很大,施工对交通影响挺大的。”张建政说,为寻找道路施工期间车辆通行的“最优选”,他和同事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实地调研走访,调阅大量的路口车流通行监控资料,最终才确定下由东向西进市区单向通行、出市区绕行的通行方案。

      那段日子里,张建政除了提早上岗、延时撤岗,晚上还要开“碰头会”,常常讨论至深夜。“不能松懈,哪怕是现在也不排除会因为天气或者施工进度等因素再做调整,所以每天我都得来。”虽然身体很累,但张建政却收获满满,“从施工到现在没有交通事故发生,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了。”

      在盯牢城市交通“大动脉”顺畅的同时,张建政还将目光锁定“微循环”的畅通。在了解辖区鸣鹤街因多种原因导致“微循环梗阻”,周边居民出行困难后,他通过实地调研、汇报、研讨等方式,多次沟通协调多个部门,最终形成单向循环、单侧停车、错时上下学的出行方案,鸣鹤街因此成为全市交通良性“微循环”的典范路段。

      “我选择成为警察,也就选择了奉献。”质朴语言的背后是张建政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和忠诚坚守。在他看来,这份工作首先就是“给老百姓做实事”,工作目标就是“让老百姓满意”。“今年,我们将继续探索交通良性‘微循环’,争取通过发挥支路、辅路和小区内部道路的作用,进一步减轻主干道压力、减少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让百姓出行更顺畅。”张建政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文 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