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全国唯一 结缘环翠

2023-05-22 编辑: 宋倩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年一届的环翠区歌咏会已经走到第50个年头,歌咏会在内容、形式、参与面等方面不断创新升级,近几年每届参演人数近万人,观众20余万人,成为威海市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2003年5月,环翠区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全国歌咏之乡”称号,系全国唯一。

缘何?威海三面环海,受渔家文化的熏陶,威海人民性格开朗豁达、豪迈奔放,大人小孩天生爱唱歌,善于用歌声表达感情。上世纪60年代,歌咏活动在群众中已经相当普及,当时很多村镇都有自己的合唱队,经常自发组织各类形式的歌咏活动。1974年春天,威海市文化馆正在讨论以哪种形式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2周年,邹树君提出“举办群众歌咏活动”的建议。当年5月23日,首届群众歌咏会如期举行,可容纳4000多人的场地被挤得水泄不通,首届歌咏大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认真总结首届歌咏大会的基础上,威海决定将歌咏大会作为一项保留活动,持续办下去。改革开放后,文艺领域更加活跃,歌咏会的规模逐年扩大,档次不断提高。许多文艺工作者以歌咏活动为支点,不遗余力地进行音乐普及提高工作。农村、企业、学校,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歌声。

威海的群众性歌咏活动不仅普及面广,群众基础雄厚,而且坚持时间长,表演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歌咏会“而立之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环翠区“全国歌咏之乡”荣誉称号。这个称号有多珍贵?全国仅此一个!2010年,威海市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歌咏之城”称号。进入新时代,歌咏会不断升级。2017年,歌咏会升级为全省歌咏活动,到了2019年,歌咏会更是冲向世界,成为国际性歌咏活动。2020年,中国合唱协会、山东省合唱协会分别在环翠区设立合唱基地和合唱示范基地。从发起到培育传承到创新发展,各级不遗余力,终使“5·23歌咏会”成为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品牌。经过半个世纪的传承打造,如今,歌咏会已成长为新时代全民性的合唱艺术节。

环翠区大力培养造就文艺人才,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每年对村居、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行业团体开展艺术指导,培养造就一大批演唱、指挥、创作方面的人才,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整体演唱水平也逐年提高。同时,不断完善文化名家评选机制、文艺精品奖扶持奖励政策等,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文艺创新创造活力。这里,诞生了邹树君合唱团、东北村艺术团等30多支知名队伍,涌现了戚建波、曲波、邹树君、夏树忠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音乐家。近期,中央音乐学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落户环翠,引入乡村音乐教室和文艺宣讲师项目,赋能环翠区文艺发展。

说到这里,唯一的“全国歌咏之乡”为何结缘环翠,答案已很明了,群众基础雄厚、带动辐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品牌响……至于是怎么做到的,说得通俗点就是:群众想唱就唱,我来搭舞台,从群众角度出发,歌“咏”到群众心里去了。这样的歌咏会将越办越响亮。(作者:环翠区委宣传部 戚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