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甘薯大王”和他的“甜蜜事业”

2023-05-24 编辑: 宋倩

      

      立夏以后,是威海甘薯种植的最佳时节。位于荣成市埠柳镇东初家村的30个甘薯育苗大棚里,工人们紧张有序地采剪绿油油的薯苗。不远处的种植基地里,甘薯滴灌覆膜水肥一体化耕种同步推进。

      “一年能出2000万棵薯苗,除了供给联合社和周边村民外,还有一部分要发往外地,一点不愁卖!”地头上,荣成市紫藤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荣成市秋日香果地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战胜笑着说道。

      孙战胜是远近闻名的“甘薯大王”,一直深耕甘薯产业全产业链条。目前,紫藤苑年产绿色薯类产品50万公斤,产品热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在他的带动下,小甘薯成为了“赋能”乡村振兴的“金果果”。如今的埠柳镇,甘薯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成为胶东半岛甘薯规模种植面积最大的“阳光薯乡”。

      回乡创业 “新农人”种下“甘薯梦”

      孙战胜个子不高,干活和说话一样利索。因为每天都在甘薯地里转,他的皮肤晒得像甘薯皮一样“黑里透红”。对于被称作“甘薯大王”这事儿,孙战胜不以为然:“我就是个种地的。”

      别看现在的孙战胜浑身沾着泥点,可在十多年前他还是那个专跑海外市场的“孙科长”。后来,头脑活络的孙战胜选择自己创业,从海洋食品到苹果收购,他都不在话下。

      2017年,苹果的外销市场很不景气。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战胜来到马来西亚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细心的他发现了件“新鲜事”:甘薯被放在水果栏里售卖,卖到11令吉一斤,而一旁的苹果才卖5令吉一斤。

      想到家乡埠柳镇就种植甘薯,孙战胜立即询问超市商家如何才能把国内的甘薯出口过来。超市商家告诉他,一张原产地证明就是“通行证”。孙战胜很有信心,“不就是种甘薯嘛,有啥难的。”

      说干就干,2018年,孙战胜尝试着种了300亩的甘薯。由于种植经验基本为“零”,又缺乏管理技术和优良品种,第一茬甘薯品相、口感都差强人意,第一柜甘薯卖得不好,这也成为孙战胜在“甘薯路上”经历的第一次挫折。

      他不仅没有气馁,还选择走出去“取经”,然后在自家地里实践摸索。咨询农科研究院及高校专家后,孙战胜开始种植脱毒甘薯和育苗。脱毒甘薯是利用生物技术,将甘薯内的病毒清除出来,并培育出无病毒的甘薯种苗。脱毒甘薯比一般甘薯增产20%到200%,味道也更加绵甜可口。

      育苗、种植等问题被一一破解,没想到在储藏上又出了“岔子”。由于温度没把握好,准备来年大卖的甘薯全烂在了仓库里,直接导致亏损80万元。于是,孙战胜又建起了库容2000吨的甘薯储藏库。

      “愈挫愈勇”的孙战胜一年接着一年种,终于摸索出了甘薯种植的“门道”。如今的紫藤苑,年可提供1万亩甘薯苗,年生产薯类产品50万公斤,历尽艰难的“甘薯梦”最终结出了“甜蜜果实”。

      这些年,紫藤苑先后获评荣成市2018年度甘薯产业供应链优秀企业、首届华薯杯全国优质甘薯口感擂台赛三等奖、2019年度“澳大利亚埃尔夫杯”甘薯大王等荣誉。孙战胜也获得了齐鲁乡村之星、荣成市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

      全链条发力 擦亮绿色食品品牌

      作为健康主食,甘薯的低热量、粗纤维、高营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咱的甘薯无论是从品相还是口感来说,都是全国最好的。”孙战胜自信满满地说。

      据孙战胜介绍,威海种植甘薯已有百余年历史,地处“神奇”的北纬37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凉爽、光照充足、霜冻期短,是最适宜种植地瓜的区域之一。而埠柳镇独特的沙质土壤,又赋予了甘薯一份格外的甘甜。

      各类甘薯加工食品也在市场走俏。鲜薯只能卖到几块钱一斤,而地瓜干等加工产品却能卖到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斤,这让孙战胜认识到,不愁卖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得卖得上价才行。于是,紫藤苑又投入500万元打造了产品加工车间,全产业链条挖掘甘薯产业价值。

      与室外热火朝天的种植景象不同,紫藤苑的产品加工车间里井然有序,生产线上的甘薯干、无花果干等绿色食品将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紫藤苑可加工甘薯条、地瓜干、冰激凌薯、即食熟玉米等产品,年生产薯类产品50万公斤,玉米100万穗,年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

      紫藤苑最“出圈”的产品要数地瓜干了。作为胶东熟地瓜干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孙战胜还推出了“古法地瓜干”系列产品,是用当年的鲜薯烀熟后经晾晒、储藏、长霜等古老程序而制成。孙战胜介绍:“这白霜是地瓜自身果糖和葡萄糖,经过多次的捂和晾晒形成到表面的,没有任何添加。”

      如今的紫藤苑,集甘薯脱毒育苗、种植、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甘薯产业基地。脱毒育苗研发中心100亩的商品化育苗基地,用于甘薯脱毒育苗、扩繁等。最让孙战胜引以自豪的,要数其创建的“野蜂岭”“望薯香来”品牌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关于“野蜂岭”品牌,除了字面意思里的绿色无公害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刚回来的时候,孙战胜发现周边许多耕地都撂荒了。看着一块块地里的草越长越高,成为蜜蜂蝴蝶嬉戏的地方,孙战胜很是心疼。这也成为他不断扩大甘薯种植规模的原因之一。

      自2018年从果品种植销售行业逐步转型至甘薯育苗、种植、加工行业以来,紫藤苑果业流转土地自主种植甘薯从2018年的300亩到2022年的2000余亩,从而带动全镇甘薯种植面积从2000余亩增加到5000多亩。

      党建引领 “甘薯带头人”变“共富合伙人”

      传统甘薯种植不仅费时费力,所收获的甘薯品相不好、产量不多。2018年以来,孙战胜成了埠柳镇规模化、机械化甘薯种植的带头人。如今的埠柳镇甘薯种植田地里,起垄机一天就能种十几亩地,脱毒苗让甘薯产量翻了番。

      在紫藤苑的龙头引领下,柳埠镇也递出了甘薯产业的特色名片。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维,该镇着力在提高甘薯品质、扩大甘薯种植面积、促进精深加工和销售、扩大品牌影响力方面聚焦发力,全面打造集育苗、种植、管理、储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埠柳镇万亩现代甘薯全产业链。

      随着甘薯种植渐成规模,分散种植导致的品质层次不齐、销路难以打开等问题又逐渐“露头”。为让甘薯产业更好地带动强村富民,埠柳镇探索形成了“联合社+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甘薯种植模式。

      埠柳镇党委牵头成立了荣成市薯乡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成立甘薯产业共富党建联盟,将全镇18个村级合作社纳入联盟成员。作为龙头企业的紫藤苑主动加入联合社,向村级合作社统一提供优良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管理、统一良种收储。

      从“甘薯新兵”到“甘薯大王”,再到“共富合伙人”。孙战胜的“角色”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那颗“反哺家乡,带动致富”的乡村振兴初心。除了提供技术支持,紫藤苑还为周边村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优惠服务,与村级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有效降低农户种植经营风险。截至目前,紫藤苑已带动全镇农户增加甘薯种植1000多亩,促进农户年增收5000余元。

      最近这半个月,61岁的杜家村村民杜敦顺每天都来紫藤苑的种植基地“上班”,主要负责田地的起垄和覆膜,每天能拿150元的工钱。像杜敦顺一样,在紫藤苑上班的周边村民平均每天有150人左右。黄沟村村民孙玉还把一亩多山地纳入统一管理,每年有600元的租金能拿。

      多方助力 打响“阳光薯乡”品牌

      孙战胜推广的滴灌覆膜水肥一体化耕种技术,让埠柳镇的甘薯种植告别了“靠天吃饭”。这种技术不仅解决了甘薯浇灌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还节约了水资源。

      紫藤苑育苗基地里还设置了埠柳镇“百薯园”甘薯示范区。这里种植着汀甜、玛莎莉等30多个甘薯新品种。孙战胜说,每年他都会引进不同的品种进行试验种植,通过比较产量、品质、口感等,择优确定推广品种。

      为护航甘薯产业链条,埠柳镇出台5条支持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组织召开“赛马争红旗·打擂创先锋”竞赛比拼活动,每月召开一次甘薯种植技术指导会,年底对种植规模多、产量高的村集体予以奖励。此外,埠柳镇组建一支包括1名烟台大学教授、2名甘薯种植专家的甘薯产业专家服务队,从耕种、管理加工、销售等方面,为联盟成员提供一条龙技术服务。

      各包扶单位也在擦亮“阳光薯乡”品牌上出钱出力。威海日报社为营洛村拨付帮扶款5万元,用于发展光伏项目,并为该村购置会议室桌椅30套。这段时间,日报社派出专业团队对接紫藤苑,为其在品牌包装、活动策划等方面量身定制推广方案,致力于为埠柳镇甘薯产业引来更多“流量”。

      如今的埠柳镇,甘薯种植基本实现了育苗有保障、管理更科学、销路有兜底,全镇规模化种植面积今年将突破10000亩,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薯乡”。用埠柳镇沙楼村党支部书记董建虎的话说:“种甘薯苗从家门口拿,卖甘薯有企业兜底,咱就管着种就行!”

      ■记者手记

      让返乡能人站到振兴“C”位

      一个返乡能人,可以激活“一池春水”。回乡十余载,孙战胜潜心研究甘薯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品牌运营等,间接带动埠柳镇各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让150位周边村民实现在“家门口”上班。此外,他还主动加入党建共富联盟,无偿提供薯苗、技术等支撑,签订协议为联合社各村甘薯种植“兜底”,帮助埠柳镇种出了富民强镇的“甜蜜事业”。

      包括孙战胜在内,一批返乡能人已成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如何才能壮大这支队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途径,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累计引聚首席专家1638名,逐步建立了一支情系乡村、助力产业、服务群众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良好的营商环境,贴心的政策保障,相关部门、包扶单位的关怀支持,无不让返乡能人真正扎下根来、融入当地。截至目前,威海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参与创办(领办)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达527家。

      广袤振兴舞台,能人大有可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让这支“能人队伍”释放活力、大显身手、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要继续激发服务、政策的“乘数效应”,让返乡能人真正站到振兴舞台“C”位,成为产业发展的“智囊引擎”,用本领和坚守共绘乡村振兴“共富图”。(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卫虹儒/文 王彦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