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防治塑料污染,共建美好家园

2023-05-31 编辑: 宋倩

      

      在全球范围内,塑料污染的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约3.4亿吨塑料垃圾,其中仅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回收或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在环境中分解缓慢,容易对野生动植物造成误食、掩埋等危害,甚至会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塑料污染还可能导致海洋污染、水污染等问题,进而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限制塑料使用,推广可降解材料。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限制或禁止一些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具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对可回收的塑料制品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同时,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塑料回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通过研发和推广可降解材料,减少传统塑料制品的使用,降低塑料污染的程度。例如,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自然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塑料污染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将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研发和推广可降解材料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为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建立塑料垃圾处理设施,鼓励回收利用。加强对塑料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其运行良好,不造成二次污染。投资建立专业的塑料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焚烧厂和回收工厂,彻底解决塑料垃圾的问题。加强回收利用计划和政策,鼓励人们参与塑料垃圾回收,提高回收率。将废塑料回收后经过破碎、清洗、筛选分类、重新造粒等工艺流程重新加工利用,其可直接当原料或与新料配伍使用。这是一种无害化环保回收利用的方法,是目前的主要回收利用方法。将废塑料用隔绝空气加热裂解、催化裂解或生物酶分解等方法使其分解为小分子或低聚物后作为新的化工原料使用。该方法生产的原料可重新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及油墨等。将废塑料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与沥青或建筑材料进行复合改性后用于道路铺设,或作建筑材料使用等。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塑料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可以通过媒体宣传、讲座、展览、环保主题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立环保社会组织,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和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公众环保能力和组织能力,扩大环保力量。通过环保文艺作品、文学作品、纪录片等形式,向公众传播环保理念和环保思想,引导公众形成环保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通过制定环保政策和措施,如限塑、节能、垃圾分类等,鼓励公众环保行为,提高公众环保责任。鼓励企业生产环保产品,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引导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推动绿色消费。(作者:荣成市大疃镇人民政府 张紫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