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鸣蝉,齐鲁大地,民营企业纷纷赶订单、忙生产,各个产业园区热潮涌动,一个个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演奏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完成了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的飞跃。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税收支撑、就业支撑。作为民营经济占比排靠前的地区,山东“大盘之稳”首功在民营企业、“产业之进”首举在民营企业、“民生之优”首位在民营企业。
实践证明,民营经济的赶超发展,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壮大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坚持强基和提质并重、培优和育新并举,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链群、做实载体,筑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要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推动实施民营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专项对接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新兴技术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打造未来工厂、数字工厂等现代化新型组织。要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民营企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经贸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以商招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狠抓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同时鼓励企业进军双碳产业“新蓝海”,狠抓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深入推进节能低碳改造、污染物源头治理、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厂和能耗标杆企业。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而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创业创造升级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转变消费结构。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取得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的突破,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民间投资增长仍存在一定制约因素,长期影响民间投资增长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让民营经济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着力打造稳定的政策环境、透明的法治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优良的金融环境、暖心的人文环境,让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新、大胆发展,干出新事业,闯出新天地,成就新辉煌。还要进一步营造重视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践行新发展理念,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者:荣成市统计局 辛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