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蔄山镇山马刘村村民刘玉刚:拳拳赤子心 殷殷桑梓情

2023-06-0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走进临港区蔄山镇山马刘村,大老远就能见一棵高大的水杉,那里便是村民刘玉刚家的位置。
  历经45年生长,这棵水杉已有5米高,荫庇着一方水土。而刘玉刚就像这棵水杉,教书育人40栽后发挥余热,热心帮扶着一方百姓。

  退休不褪色,志愿服务有担当

  2014年,刘玉刚从学校退休,此后,他便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中。
  当年,临港区教体处任命刘玉刚为区老年体协主席,主持临港区老年体协筹建工作。如何把老年人发动起来?开展什么体育活动?这些都让刘玉刚犯了难。
  “只要肯干,办法总比困难多。”刘玉刚身上有股“拼劲儿”,对他来说,甭管啥硬任务,只要接到手里,就得完成。
  没资金、没人员、没办公场所,最重要的是没有工作经验,一切需从头开始……这些困难没有吓倒刘玉刚,他牵头组建蔄山老年人门球队,号召周边老人、退休干部积极参加。没有资金,他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填补;没有教练员,就自己当。在刘玉刚的有力推动下,山马刘村村委大院旁建起门球活动场,一支由10余位平均年龄在66岁的老人组成的老年门球队成立了。此后,他们在临港区组织的老年门球比赛中连续4年荣获冠军。
  这支门球队,不仅给10余位老人带来了荣誉,更锻炼了他们的身体,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哪天晚上不在门球场打打门球就浑身难受。现在,心情好了、身体好了,干起活来倍儿有劲。”73岁的门球队员刘友志说。
  对门球队员刘子燕来说,打门球不仅锻炼身体,更让她找到了归属感、幸福感。“我白天在镇上摆摊,晚上和老朋友们打打球。心里有啥不愉快的,在‘球前会’和大伙唠叨唠叨,一下子就舒坦了一大半儿。”
  志愿推动蔄山镇老年人体育文化活动发展,只是刘玉刚热心志愿服务的一方面,他还主动加入二龙山社区志愿服务队、山马刘村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志愿服务队,用行动践行奉献精神。
  “村里的幸福食堂在筹建阶段一度面临着资金短缺问题,刘玉刚知道后,第一时间送来200元,还从家里带来新鲜食材。”山马刘村党支部书记丁夕利说,随着幸福食堂常态化运转,刘玉刚成了食堂“帮工”,从洗菜择菜、改刀帮厨,到上锅掌勺、分餐递菜、收拾卫生,甭管啥活都亲力亲为。在刘玉刚带动下,很多村民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

  多年义务讲解,传颂乡村红色故事

  “山马刘村原先叫‘山麻刘村’,后来为方便大家记写,‘山麻’就变成了‘山马’……这些是我在乡村记忆馆听刘老师说的,我爸都不知道呢!”前不久,黄岚小学组织学生来山马刘村乡村记忆馆研学,听完“义务讲解员”刘玉刚的讲解,许多学生对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多了一份了解。


  为让村民和下一代铭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2019年,山马刘村修建了乡村记忆馆。经过募集,老式收音机、板箱、箩筐等100多个带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汇聚在乡村记忆馆,其中就有刘玉刚珍藏的木质洗脸架等。
  “硬件”有了,谁来做老物件的“传声筒”,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这个人得懂历史,还要懂我们本地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要会讲解。”丁夕利说。
  得知村里的难处,没有讲解员经验的刘玉刚主动请缨,当起了记忆馆的义务讲解员。“作为一名老党员,讲党史是我的义务,作为一名教师,把优秀传统文化讲给下一代听,我责无旁贷。”谈起当讲解员的初衷,刘玉刚说。
  渐渐地,山马刘村乡村记忆馆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经常组队来参观学习。每次,刘玉刚同大家一起分享许多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讲述老一辈人不畏险阻、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甘为人梯、甘于奉献的情怀,精彩讲解总能深深打动前来参观的人。
  在众多红色故事中,山马刘村革命前辈刘老汉送子参军的故事令参观者印象深刻。刘玉刚多方打听后还原了这段历史,并将其改编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山东快板,给来参观的人心中种下一颗颗红色文化的种子。
  尽管已是古稀之年,为做好义务讲解员工作,刘玉刚用大量时间翻阅资料,走访老革命、老干部、老人家,掌握山马刘村革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还在网上搜集大量历史材料,不断丰富讲解内容。“我想要搜集更多材料和故事,充实乡村纪念馆的资料,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刘玉刚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万玉)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