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杨正 曲黎悦)6月2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威海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2020-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进行情况介绍。据悉,这是我市发布的首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环境资源审判是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梳理整理了全市法院系统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设置及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总结了环境资源案件总体情况及特点,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谋划。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法院系统不断深化环资审判改革机制,创新构建“专业、预防、修复、共治”四位一体生态司法保护新模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
秉持预防性生态司法理念,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致力打造“裁判引领—多元化解—源头预防”的延伸式司法保护链。在此方面,探索构建起全链条追责、赔偿从高推定等裁判规则,有效增强了司法裁判的惩戒、震撼、预防效果。
立足依山傍海地域特点,探索构建“海山+N”恢复性司法机制。其中,针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破坏海洋环境行为,推行增殖放流生态修复方式;针对引发火灾烧毁林地破坏山林生态环境行为,推行补植复绿生态修复方式。“N式”多样修复则指灵活运用多样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有效修复。
近年来,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构建了集“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于一体的生态保护威海模式,有力推动环境污染、林地破坏等涉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推行“海岸生态警务”,创新打造“联动式”共建、“融合式”共管、“多元式”共治的海岸生态警务品牌。
日益完善的生态司法保护模式,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向好。2022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不仅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还是PM2.5在全省唯一连续两年稳定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过渡时期第二阶段目标的城市,也是PM10在全省唯一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