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峻节傲霜英雄本色——牟海地区党组织创建人宋竹庭

2023-06-05 编辑: 宋倩

      

      在中华民族的命运风雨飘摇时刻,他立志救国救民,上下苦心求索;在残酷的战斗岁月中,他带领家乡人民英勇奋斗,他就是牟海地区党组织创建人宋竹庭。

      

宋竹庭

      读书立志投身革命

      宋竹庭,曾用名宋乐庭、张庆元,代号竹子,191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县北江村(现属乳山市城区街道)一个农民家庭。16岁时父亲病逝,在丧父后家境困难的条件下,长兄宋合初靠典地卖地、借债负息、东拼西凑地供其读书。

      少年时代的宋竹庭就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向往革命。17岁时入保定志存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1年底,宋竹庭回到家乡后,着手联络邻村教师学生宣传抗日救国。

      1932年1月,宋竹庭由共产党员于云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从事党员发展工作,在牟(平)海(阳)边区发展于俭斋、宋桂平等入党,组建了牟(平)海(阳)边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牟海特别支部(后改建为牟海县委)。

      中共牟海县委成立后,按照分工,宋竹庭负责海阳县东乡党的工作。不久,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重视开展城市工作、在不同阶层的人物中开展抗日宣传工作的指示,宋竹庭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打入国民党海阳县党部,担任宣传干事。他与在海阳城里第一小学任教的共产党员侯醒吾、汤远村共同开展党的工作,先后领导300多名雇工、店员,同虐待雇工的地主、克扣店员工资的永盛号经理进行罢工斗争,取得了“永不虐待雇工和如数发给工资”的斗争胜利。宋竹庭又引导城里青年书店经理于文思、李百川秘密销售革命书籍,设立阅览室,供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前往阅读,并在学校发展了一批进步学生加入党组织。1932年11月,中共牟海县委遭破坏后,宋竹庭按照张静源的指派,去莱阳、青岛等地继续从事党的工作,期间担任莱阳西南乡水沟头区委书记。

      宣传群众组织抗日

      中共胶东特委成立后,胶东党组织有了统一的行动。1934年2月,宋竹庭担任中共胶东特委组织委员。同年5月,党组织安排他去青岛开展工作,他先后担任青岛团工委组织委员、代理书记。共青团山东省工委成立并代行中共山东省工委工作后,宋竹庭担任山东省党、团工委组织委员,期间他先后两次到胶东巡视工作,在胶东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盐税和抗军阀强征土地的斗争。

      

胶东特委重建地——文登林子西村

      胶东党组织经历了“被破坏、重建,再被破坏、再恢复、再发展”的历程。1935年5月,宋竹庭在青岛被捕,敌人妄图以他为线索,通过劝降和逼供等手段,破坏胶东党的组织。在狱中,宋竹庭不畏强暴,同难友一起开展绝食斗争,严格保守党的秘密,掩护和保全了胶东六县市的地下党组织。在监狱两年多时间里,积极参加狱中党组织领导的对敌斗争,保持了一个职业革命者的高尚气节。

      同时期被捕的刘中华在《我在国民党监狱的那些日子》的回忆文章中写到:“宋竹庭同志的哥哥、嫂子,他们当时都居住青岛,都不怕担风险,不顾自己的困难,经常来监狱探望和送东西。他们送的东西,有吃的、用的、治疥疮的药品等,有时还留下钱,更宝贵的则是为我们送来了学习需要的书籍。我能记清楚的有,平心的《哲学概论》、沈志远的《新经济大纲》,托尔斯泰的《复活》、高尔基的《母亲》、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鲁迅的《呐喊》……宋竹庭一章章、一节节进行讲解”。

      全国抗战爆发后,民族矛盾加剧,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根据国共两党达成释放政治犯的协议,被国民党关押的宋竹庭等一批共产党员被无条件释放。宋竹庭受中共山东省委指派回到胶东后,迅速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组建了中共牟海临时工委并任书记,与于克恭等共产党员一起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深入发动群众,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为建立发展党的抗日武装,1938年1月,中共胶东特委批准了中共牟海临时工委“以夜袭的方式夺取国民党育黎乡校”的请示,指示事先要成立武装小分队,宋竹庭任队长。2月7日晚10时,宋竹庭、王亮等人率小分队夜袭了育黎乡校。

      为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胶东各地、各阶层的抗日武装,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宋竹庭做了大量细致的组织发展和统战工作。根据中共胶东特委指示,他帮助中共莱阳县委组建了“三军”第九大队,指导帮助即墨成立了“三军”第七大队。他以胶东特委特派员的身份去栖霞、蓬莱、黄县、掖县等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圆满完成对地方国民党武装的收编和改编任务,扩大了胶东地区党的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9月18日,“三军”总部在掖县沙河镇召开九一八纪念大会,宣布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五支队(简称五支队)成立,宋竹庭任五支队政治部主任。五支队所属部队先后整编成三个旅后,他先后担任十九旅、二十五旅政治委员。在保卫蓬莱城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出城与国民党地方武装蔡晋康部谈判,使蔡晋康部撤出蓬莱城。期间,他联络并协助李兆岐、王云九将国民党鲁东行署特务团改编为八路军五支队第六十五团。

      1939年1月,宋竹庭调到中共胶东区委,先后负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运工作。面对胶东地方存在众多地方实力派和杂牌武装的复杂形势,他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和各阶层进步人士。这个时期上级党组织对他被捕历史进行审查,作为胶东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作为一名老共产党人,他内心虽然充满难以被人理解的痛苦,仍以高度党性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彰显了共产党员的组织原则。

      其后,宋竹庭在中共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工作并先后担任山东省各救会、费东行署、鲁中行署领导工作,亲身经历了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多次残酷“扫荡”的生死考验,组织当地军民开展了反“扫荡”斗争,为巩固和建设鲁中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铁血丹心英雄本色

      解放战争时期,宋竹庭在担任鲁中行署支前民力部长,负责组织渤海区向鲁南战役前线运送军粮的接收工作,把运粮、藏粮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执行。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参加支前组织工作,他组织鲁中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为取得鲁中南几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7月起,宋竹庭先后担任淄博特区专员公署副专员、专员,在接管城市和工矿工作中模范执行党的政策,为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的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稳定社会秩序,支援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和随后进行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竹庭历任山东省工业厅副书记、副厅长,第一机械工业部生产司副司长,第一局副局长,第三机械工业部技术检查司司长,农业机械局副局长,中央电机制造工业部产品质量检查司司长,基本建设局副局长,为发展新中国机电工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52年,宋竹庭在山东省工业厅会议上讲话

      1957年后,宋竹庭调浙江省工作,先后任浙江省人委副秘书长、省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兼科委副主任、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为浙江省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1957年,宋竹庭调研工作时与老大娘亲切交谈

      宋竹庭晚年虽体弱多病,但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与调查研究,为浙江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1997年4月22日,宋竹庭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6岁。

      

宋竹庭居住地旧址

      宋竹庭一家人同样是舍身忘死为革命。从宋竹庭加入党组织那年开始,北江村的家就成了党的秘密工作联络点。母亲经常做接待同志的革命工作,她慈爱善良,对同志如同亲生儿女一般照顾,来往的同志也把她当作亲娘来关怀体贴。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老人舍命保护了革命者,严守了党的秘密,始终坚贞不屈,直至悲愤自尽;兄长宋合初多年从事教育,后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参加革命,经党组织派遣到国民党军第二十六旅秦毓堂部做地下工作,为党组织掩护接送干部、递送情报、偷运枪支弹药等,被敌人杀害于村东口;胞弟宋盛三,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烟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担任东海武工队队长,在东驾马沟村搜集敌人驻防情报时被捕,被敌人惨无人道地剖腹挖心后,放在木笼里在乡集市“示众”多日,敌人当众扬言“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革命先辈光芒长存,英雄事迹山高水长。在宋竹庭的家乡乳山,人们以各种方式学习他的感人事迹,寄托对革命前辈的深情缅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