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清朗网络环境,筑牢精神高地

2023-06-21 编辑: 宋倩

 

近日,脱口秀演员李昊石侮辱人民子弟兵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笑果文化被立案调查,官方的处理结果已经发布,一些网友却还不能接受,反而去攻击爆料者,还有网友曝光疑似爆料人被网曝的截图。当今社会疯狂的粉丝文化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实在令人心惊,这次事件背后的那些“局外人”才是真的让人深思。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意见对个体的影响日益加深,有些网民在事情真相尚未查明时就盲目站队,在不确定信息来源时,就大肆跟风起哄。更有甚者,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捏造事实传播网络谣言,以游戏的心态透支网络资源、消费公共情感。网络谣言事件频频发生,网络暴力又接踵而至,严重破坏了互联网环境。

网络评论肆意妄为,个别网民法律意识淡薄,遗弃道德观念,直到如今,仍然有人在为侮辱了人民子弟兵的李昊石等人努力“洗白”,这里面有心智不成熟的追星族,更有看热闹不嫌事大、恶意博人关注,为了“火”不择手段之人。网络舆论乱象丛生,这些无所顾忌的网络言论,危害到的又岂止只是风气?

被网络上那些虚假的信息误导思想,影响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被假的医疗信息干扰,导致病情加重;相信假的财经信息,盲目投资,导致财产损失;假的政治信息引发政治争端,导致社会分裂;假的社会事件信息引发群众情绪,网络戾气日益严重,不断引发网络暴力事件……诸多网络乱象都在表明,网络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清朗网络环境刻不容缓,但是网络的匿名性导致人们对网络谣言及网络暴力认定难、追责难、惩戒难。法律上目前并没有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明确界定,也没有具体惩戒标准。再加上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受害人的维权成本和举证要求普遍较高,更使得一些人有恃无恐。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国先后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中央网信办部署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风气。同时强化平台责任,要求重点网站平台切实加强内容审核管理,及时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对于违规者加大曝光力度和惩治力度。

当然,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使用网络交流思想、表达意愿时,要严守法律底线,遵循网络规范,不编造、散播虚假信息,杜绝网络暴力,远离“键盘侠”;面对网上的信息时,要理性判断、认真辨别,坚决抵制网络谣言,做有思想、有主见、有责任感的好网民。网络有道义,言论有边界,只有守住指尖上的文明,才能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作者:临港区蔄山中学 姜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