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守正创新中感悟文化自信

2023-06-21 编辑: 宋倩

    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山东省政府承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本次活动是以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的科技人文论坛,当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见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碰撞出的是一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守正创新之路。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是多样的,故宫的壮丽、罗浮宫的典雅、大清真寺的肃穆、金字塔的神秘……文明因韵味不同而精彩。文明是包容的,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值得被尊重。在日前的文化传承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中华文明的一张“精准画像”,具体包括联系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本次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倡导各国以交流、互鉴、包容的姿态拥抱未来的数字世界,体现的正是中华文明对于其他文明的真正平等心与谦虚姿态,选择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济宁举办,也向世界宣示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儒家主张的“君子成人之美”“天下同归而殊途”“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明观,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书写新的篇章。

    过去与未来在这里相遇,传统与新兴在这里交织。数字文明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技术在全面为经济、社会和个人发展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挑战,比如广泛存在于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影响可持续发展,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机器人应用带来的失业问题,道德伦理、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等问题在网络空间被扩大等,这些挑战都应被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考虑。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不仅是塑造全球数字化格局的重要力量,也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和力量。我们选择的是一条守正创新的“处世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倒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守正守的是正道之基。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既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为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深厚底气。只有立足本土,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数字文明时代,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价值观多元多样,更应当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池春水”,在守正中明确创新的方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数字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选择在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尼山举办数字文明对话,也正是推动数字文明时代更好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走向世界的的生动体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照搬照抄,创新是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数字文明瞬息万变的发展语境中,要想从容应对,需要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的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从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到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创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从大力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设到发起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从提出《二十国集团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到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数字文明时代,中国除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还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为构建人类更美好的数字未来做出了中国贡献。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我们搭建平台,以“黄河落天走东海”“四海之内皆兄弟”“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襟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探索不同文明数字未来的无限可能。这场对话,是我们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必能让中华千年礼乐的悠扬通过数字赋能传遍大江南北,也必能为打造合作共赢的数字未来开辟新的道路,值得期待!(作者:乳山市下初镇簸箕掌村 张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