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报道

@毕业“特种兵”们,青春不散场,来刘公岛共赴山海!

2023-06-2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栀子花开,蝉鸣声声,风追逐着海浪带来了盛夏。
  生命中无疑会有无数个夏天,但没有哪个,能如今夏。
  只要不说再见,青春便不会散场,在这个夏天,带上曾经一起并肩拼搏的挚友,带上那份融化在心口的难以诉说,和伙伴们一起到刘公岛,来一场“特种兵式”打卡,体验不一样的毕业季吧!
  上船,起航!/ AM8:00-8:30
  “想和海鸥一起摇摆吗?
  记得带好它们爱吃的面包哦!”
  早上的阳光混合着海风清爽的味道,三五伙伴,欢声笑语,踏上“刘公岛号”,这场海岛之旅正式开启!
  白色的船航行在蔚蓝之上,浪花唱着歌谣,翻腾起阵阵波涛,点点波光宛若盛夏的繁星,一片璀璨,照耀着彼此青春的模样。
  一只手搭在栏杆上,另一只手撕下一小块面包,轻轻一扬,一群海鸥便上演一出你追我赶的好戏。
  或上或下,或急或缓,小巧的身形,灵活的身姿,逗得人开怀大笑。
  面包一块接着一块,船也在不知不觉中即将靠岸。
  甲午战争陈列馆→定远舰→东村→东泓炮台
  站在岛上的岸边,丝丝清凉包裹四周。
  87%的森林覆盖率使这座岛变成天然的空调房,让你不再惧怕酷暑的炎热,随处可休憩的绿荫,让你也无需忧虑日光的暴晒。
  一切准备就绪,出发,进入海岛时光!
  甲午战争陈列馆/ AM8:30
  下船的第一眼,便是千古邓公的雕像,他神情坚定刚毅,手举望远镜,瞭望着那片属于我们的海域。
  与岛上其他怡人景色不同的是,陈列馆是刘公岛的精神内核,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雕塑,都记录着那段甲午国殇的壮举,是悲壮之歌,也是觉醒之歌。
  硝烟早已退散,但历史的记忆不会消失,馆外一张张洋溢青春的面孔频频回望,蓝天之下,海鸥成群翱翔,历史将在这里续写。
  定远舰/ AM9:30
  在甲午战争陈列馆的身后,停靠着曾经号称“第一铁舰”的定远舰。
  黑白双色的船身,橙黄色的桅杆高高矗立,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金色浮雕镶嵌在船头,“定远”二字分列左右,海风吹起发丝,仿佛在耳边诉说那段峥嵘岁月。
  站在这艘1:1完整复刻的铁甲巨舰上,抚摸着甲板上的炮台,恍若跨越时空,百年往事历历在目,如今涛声依旧,定远舰也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东村/ AM10:00
  一条贯穿东西的宽敞大道将这座不大的村落分成南北两部分,搭配村中四通八达的小路,让你无论在哪儿都能领略村落的古朴之美。
  红瓦石墙,绿树浓阴,门前的月季花开正茂,娇嫩的粉,艳丽的红,一朵朵,一簇簇,让路过的每个人都忍不住停下来,低头轻嗅这馥郁花香。
  走在村中,清风拂过,形似手掌的无花果叶随风起伏,青涩的小无花果便藏在其中,正如闺中豆蔻年华的少女,娇羞的等待着成熟。
  东泓炮台/ AM11:00
  在海岛的最东端,曾经最先进的海防大炮——克虏伯大炮坐落于此。
  在炮台远眺,碧海环绕四周,船只航行在海面,留下一道道白色的印记,脚下,海浪拍打在礁石上,发出阵阵轰鸣。
  战争年代,炮台是精准打击敌人的武器,在如今的和平年代,炮台的位置已经变成望海的最佳平台,绿意盎然的草坪让这里变得朝气蓬勃,抚慰着战争在这里留下的伤疤。
  美味时间/ AM11:30-PM13:30
  正午的阳光暖洋洋,佳肴的香气阵阵扑鼻,诱惑着咕咕叫的肚子,风光好的地方怎么能少得了人间美味呢?
  在四面环海的小岛,海鲜,必然是最正宗的海岛风味,贝、螺、蛤、蟹、虾齐聚一锅,配以岛上独家秘制酱料,口腔便成了海鲜的舞厅,旋转跳跃间,唇齿留香。
  大锅鱼,这是岛上最盛情的招待,至鲜的鱼肉在经历高温翻腾后,加以豆腐的嫩香,软糯滑嫩,爽口的小菜是最忠诚的辅佐,让你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吃饱喝足后,稍作休整,开启“特种兵”式旅途的下半场。
  大环岛→潜水艇→威海水师学堂→海军公所
  秀丽如画的风景之下,是这座海岛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历史层次感,为游岛之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清代遗迹、甲午历史文物、各类船舰炮艇,这是军事迷的观光宝地,也是我们在历史中追寻理想,展望未来的好去处。
  大环岛/ PM13:30
  夏天来刘公岛,怎么能少得了大环岛生态观光线路呢?
  乘坐环岛观光车,在山海间徐行,森林、大海、岛礁、悬崖、花草的随机组合与变换,让14.95公里的整段路程都充满惊喜与目不暇接。
  道路两旁松柏郁郁葱葱,浅绿色的草坪犹如一条丝绸,缠绕在碧海与绿松之间,美不胜收。
  清透明亮的海,像融化的薄荷糖,带着薄荷的清凉与脆感,将盛夏的甜美摊铺在眼前,一望无际,心驰神往。
  潜水艇/ PM14:00
  岛上的西侧,弦号279的退役国产潜艇停靠岸边,在这里发挥着属于它的余热。
  简单的外观,漆黑的色泽,略带斑驳,神秘感萦绕在279潜艇左右。然而,不要有一丝犹豫,直奔进入潜艇内部的小门,一起揭开属于潜水艇的神秘面纱。
  潜艇舱内,狭小的空间挤满了精密的构造。
  仪表、管道、阀门几乎所有零件都能零距离接触,指挥舱、电池舱、鱼雷舱等七大舱一览无余,仿佛能够看到潜艇官兵们的水下工作和生活的模样。
  威海水师学堂/ PM14:30
  顺着石头小路向前走,跨过西辕门,拐个弯,海蓝色的牌匾上,丁汝昌亲笔题写的“威海水师学堂”金光闪耀,唯一一处有迹可循的清代海军学校,就在这一片宁静之处。
  步入学堂内,前后两进的宽敞庭院映入眼帘。
  校舍、教室、图书室、办公室排列整齐,一应俱全,一切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那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仿佛正穿梭其中,忙碌于学习知识。
  百年后,当意气风发的中国青年再一次踏入这里,那是念念不忘之后,历史的回响。
  海军公所/ PM16:00
  沿路向东,不远处,便是海军公所。
  拾级而上,朱漆正门之上,悬挂着李鸿章所书的匾额,两侧边门绘有秦琼、敬德门神,描金点漆,肃穆威严。
  进入门内,转身回望,门外便是那一抹望不到头的蔚蓝,正所谓“傍海修筑,高踞危岩,下临无地,飞檐广甍”,这震撼心头的美让人久久驻足。
  这里曾凝结着清朝的初梦,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军事衙门之一,轻轻拂过粗糙的石壁,历史的温度便从指尖流淌入心。
  归途/ PM16:30-17:00
  码头边的海鸥仍在盘旋,归程的汽笛声已经响起,毕业季的刘公岛之旅也已接近尾声。
  这寻常夏日的一天,是记忆中无法忘却的那片橘子海,是多年后仍会与同行挚友谈起的海岛风情。
  海风再次轻抚脸颊,落日渐渐西沉,暖黄色的海平面摇晃着细碎的光,是对刘公岛的留念,也是对青春的不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胡丹妮/文 宫举卫 刘彬 刘公岛景区/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李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