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史料,讲述积贫积弱的年代里,前辈们如何奋发图强,在荒芜中创造了奇迹。更有一大批志士,如郭永怀、钱学森,放弃优渥,毅然决然地回国,发掘自身潜能,夯实共和国的根基。重温先辈的事迹,都会感动,都会振奋。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现今的美好生活。作为强国复兴道路上的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作出自己的贡献。
信仰决定成就。成功者必有信仰。郭永怀为代表的一代先辈们,为了民族复兴而出国学习,学成之后又毅然归国。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就是他们的信仰。在《我为什么回到祖国》一文中,郭永怀说,“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正是这份信仰,他们才会在贫瘠的土地上看到希望,面对牺牲时才义无反顾,在事业中才会无私奉献。我们应当牢固树立信仰,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立足自身岗位,努力做出优秀业绩。
逢逆境而敢为。郭永怀、钱学森、邓稼先等,在当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不怕吃苦、不辞辛劳、不顾自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闯险滩,将个人的全部力量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今天的我们,奋斗的环境比当年优越百倍,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任务、新挑战,我们不应只顾在前人栽下的树下乘凉,而应勇挑重担,向着国家需要的地方、事业需要的地方、群众需要的地方,敢闯敢为、敢作敢当,努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尽所学以致用。前辈们的学识,与他们从事的事业相辅相成。虽然在国外能有好的发展,但为了祖国,毅然抛却。钱学森、郭永怀都烧掉了自己的著作、手稿,只带着头脑回国,面对国内的课题,完全从头设计。为了达成任务条件,他们更是要完成更多的自身专业之外的工作,甚至还要克服与专业无关的困难。读书有用,必须学有所用。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抱着为国奋斗的热忱,将所学真正用于事业发展、用于服务群众。
先辈们未竞的事业仍在继续,并逐步壮大,需要我们秉承先辈们的精神,不妄自菲薄,不随波逐流,甘于平凡,勇于奉献,接续奋斗。(作者: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于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