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是城市乡村共同振兴,必须是市民农民共同富裕,必须是东部西部并头发展。
乡村振兴要立足于我国现实。强农是强国的基石和根本,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于世界大格局,立足于新时代,立足于农业大国这个现实。中国特色,体现在我国农业人口巨大、东西气候差异巨大、农业基础条件迥异、机械化程度差距大、农民的科技和素质差异大,体现在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力资源不足、科技人员不足成为当前显著矛盾。要在全社会转变观念,树立广大农村大有作为的理念,推动人、财、物等资源集聚,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乡村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改善农村发展环境,让更多人才投身农村、研究农业、帮助农民,让农民有出路、有保障、有素质、更自豪,将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农村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要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党中央提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做好农产品产业链的建链、延链、补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要给予加工产业园一系列政策激励,成立工作专班,服务建设运营。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农民企业家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信息来源和政策了解,往往有想法、有资金、有愿景,缺乏方向和路径,政府要做好帮办代办,带领农民走。
乡村振兴要实施文化赋能。文化兴、乡村兴。“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城市人奔向农村领略田野事情风光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回归乡野,寻找失去的乡愁,找到既往的印记,体会田野的气味。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先进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内涵,让丰富的精神文明成为乡村文化支柱,引领人们感受真善美、感受优秀传统习俗的魅力,让乡村成为承载历史记忆、传扬优秀传统的平台。要结合乡村特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项目,打造美丽乡村精品工程,真正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者: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汤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