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1日正式进入“三伏天”,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在高温天气下,十分容易中暑,伏天锻炼的方式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应该选择哪些运动?“三伏天”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看看你练对了吗。
☞ “三伏天”锻炼有哪些好处
运动过程中,身体大量出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循环系统。
在“三伏天”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强大的体温调节能力,能帮助人们更快适应外界环境,增强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湿度高、气压低的“三伏天”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锻炼人体的呼吸系统,还能增强心血管功能。
☞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儿童
家长可以利用清晨相对凉爽的时间段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慢跑、跳绳、骑行、篮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青少年
可以选择在清晨或黄昏选择游泳、健身操、太极拳等慢节奏户外运动。
老年人
尽量选择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慢舞等,不会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又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 “三伏天”锻炼建议掌握好以下原则
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也可在气温25℃左右、湿度70%以下的环境中,快步走、跑步、游泳等运动项目都是推荐选择。此时阳光不强烈,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害,尽量不要在10时至16时进行户外运动。
适地
优先选择户外运动,如公园、湖边等视野开阔、阴凉通风处是比较好的运动地点。外出时最好戴上遮阳帽和太阳镜、涂防晒霜等。
若只能在室内运动,尽可能少用电风扇或空调,打开门窗,让空气保持畅通。
适量
建议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若需要锻炼更长时间,可在锻炼半小时后休息5至10分钟,再继续锻炼。
虽然每次锻炼都要发汗,以提高机体散热功能,但也不能过度,当气温高于28℃,湿度高于75%时,要减轻运动量,以防中暑。
☞ 运动前、中、后这些细节要注意
一次合格的运动,不仅能让身体机能得到有效锻炼,还能消除疲惫感,使人愉悦,科学运动,还有这些细节要注意。
运动前
锻炼前首先要静己,保持心绪宁静,身体放松,使代谢不因情绪波动而发生剧烈变化。
运动时
少量多次补水,每次喝1至2口水(普通温水即可),每次约50至100毫升,不让自己感到口干口渴为宜。如果喝太多,胃肠负担重,运动会感觉不舒服。
运动后
运动后最好先休息一会儿再补水,一次喝100至200毫升即可。
运动前中后都不鼓励大口补水,也不要喝冷饮或过甜过咸的饮料。
不宜在运动后马上洗冷水澡,以免造成体温调节功能失调。
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以免诱发感冒、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夏日运动以安全为主,应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及运动强度,防止中暑、脱水、晒伤等情况发生,毕竟夏季运动,强度不是关键,如何坚持才是关键。(Hi威海客户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