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仅能在家门口看病住院,报销的还多,对我们来说真是件大好事!”7月11日,在环翠区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杨学苓给家人结清住院费用时开心地说。
家住富海小区的杨学苓距离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5分钟的路程。上个月,婆婆李和美腰部疼痛难忍,杨学苓便为其在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了住院。经过针灸和中药的配合治疗,李和美身体情况得到很大缓解,于7月10日出院。“住院20多天,单子上写着花了4300多元,报销完一共花销900元左右,真是省了不少钱。”杨学苓说,去掉“过桥费”300元,这个报销比例已很高了,自己和家里人都挺满意。
让杨学苓“少掏腰包”的根源是我市7月1日起实行的医保新政策——居民基层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至85%,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维持不变。同时,我市还支持分级诊疗,在医共体内向上转诊并连续性住院的,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当次住院只计算首次起付线。
“简单理解就是,一次住院期间,哪怕向上级医院转诊,‘过桥费’也不会重新计算。”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若是同一个医共体内向上转诊并连续性住院的,满足首次入院的医疗机构起付线标准即可;若不是同一个医共体,也只需补足差额,无需再次计算起付线,进一步减轻了居民就医负担和费用。
今年,我市还将定点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糖尿病非胰岛素治疗备案患者(“两病”患者),门诊“两病”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至70%。市民谭红军就是获益人之一。“我有高血压,常年吃药,以前一个月花费将近50元钱,现在一个月就30元出头,我挺满意的。”谭红军说。
如今,在提高报销比例和支持分级诊疗的双重“加持”下,广大市民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且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就医负担和费用也进一步减轻,“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正 曲黎悦 通讯员 宫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