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文登·寻找最美打卡地”系列报道刷屏朋友圈,让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外地游客走进文登,触摸这座文脉古城的“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风流名士到文登寻找秦代遗踪,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此巡守,胶东抗日第一枪在这里打响……深挖文旅资源,文登区着力将“古城文登”“老区文登”的名号打响,打造成胶东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仲夏时节,天福山脚下的研学基地,孩子们在游学中感触那段峥嵘岁月。
文登红色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基础夯实,乡村经济活跃。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登区将红色研学与区域内多种资源要素融合起来,形成了“红色研学+”旅游新模式。
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谭军介绍,文登是革命老区,针对红色印迹数量多、分布广、类别多的特点,对全区红色印迹进行全面摸排、统筹规划,以红色胶东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为主体,打造天福山、昆嵛山两条各具特色的红色研学路线。
文登区还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工业文化元素,通过红色研学基地与威力工具等工业基地一起打造“红色研学工业营”。
围绕乡村特点,文登区文旅部门将民宿、乡村景点、四季节庆、农家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文化有效结合,打造了红色旅游村、红色乡村度假综合体、红色旅游季等项目,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设计研学实践特色课程,以“特色点位”的形式补充到红色旅游线路中,提升研学互动性、趣味性。
依托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文登区以威海市总体规划方案为指导,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任务,不断完善自驾游风景廊道、融合沿线文旅资源,突出当地“山海泉参”特色,打造处处是景、四季可游的自驾游目的地,让这座文脉悠久的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围绕“山”的特色,文登区形成集观光赏景、休闲采摘、餐饮娱乐、特色民宿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做好“海”的文章。文登区打响潮汐公社文旅品牌,连续5年举办潮汐公社赶海文化节活动,吸引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汇聚于此,享受赶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好“泉”字牌。文登区坚持龙头引领、特色补充的模式,温泉资源与养生文化综合开发并重,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优化细节服务,发挥温泉产业链长优势,将天沐温泉、汤泊温泉打造为集天然温泉、度假、养生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休闲、养生一站式服务。
念好“参字经”。坐标黄金的北纬37°,文登借山水之利,在20世纪80年代用8粒种子种出了品质优越的西洋参,如今已是耕田万亩、闻名世界的“绿色黄金”,同时开展药膳大赛、文化节等活动。
今年以来,文登区完善“文登全域旅游手绘地图”内容,推出节会、住宿等一系列旅游地图,同时设计露营、采摘、研学、节会、赶海等多元化旅游线路,形成以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为抓手,全域游、全季游为主脉络的文旅融合格局。(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正 刘凌玉 通讯员 张斌 王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