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促就业

2023-07-18 编辑: 宋倩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就业市场也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趋势。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就业质量提升需求增强,就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这些变化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多挑战和机遇,也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倘若大学生们不能开阔视野、多元选择,而是局限于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地区,则其在就业的洪水大军中便难以站稳。高学历的人不应自视清高而看不起底层的劳作,低学历的人也不应自甘堕落停止对自身的提升。

转变自身观念,拓宽就业之路

大学生自身应该转变观念,破除职业歧视,用拼搏面对困难,不要让学历成为桎梏,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独特的步伐。在择业之前查阅了解相关职业,进行实地社会调研,拒绝出现眼高手低、一味听信传言而对职业产生偏见导致的就业困难等情况。

大学期间培养的知识底蕴、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鉴赏能力等,可以让人受益终生。成功与失败,也并非职业和薪资所能够定义的,因此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应避免心浮气躁,以正确的态度了解和对待不同岗位,不要一味追求“铁饭碗”和“专业对口”,避免被专业拘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以自己的实际努力寻求合适的工作。

正确家庭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明白读大学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这是家庭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

家长应该注重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忌“死读书”,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主导权适当转让给孩子,让其能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想法,对于孩子的想法家长要及时沟通,对于错误观念要及时制止和劝解,切忌随意打压对于不同于常规职业的想法。

家长应当合理看待孩子,避免因为家长期望值过高而给孩子造成过大压力。每个人能力有所不同,高付出也未必能够获得期望之中的成果,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家长要给予孩子感情支持,增强其自信心,让他们在面对就业困难时有充足的应对能力和勇气。

营造积极社会氛围,增设更多职业选择

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一步。要营造一个足够宽松的就业氛围,推动社会公众更好地共情和理解大学生,不因推迟就业而指责“啃老”,不因职业选择而怒斥“躺平”,让“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观念被更多人接受。“冷门”职业应加大宣传力度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并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加入,薪资固然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兴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政府提供岗位与学生专业学习不符合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重要现实原因之一。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方面存在一定矛盾,对于工作周期长,退休年龄大的专业,其对口需求量较少,导致部分职业就业压力极大。另一方面,部分专业人数较少,就业岗位大量空缺甚至寻找别的专业代替,这种现象导致就业压力不均,更需要政府增加信息公开透明度,明确岗位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做好心理预期,提前做好对于就业的规划。随着大学生平均学历的升高,大学生“随处可见”的情况在无形中提高了就业门槛,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就业岗位被压缩,因此提高自身学历,根据现实情况适当改变或扩大就业方向是不可或缺的。

保障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劳动者的休息权也刻不容缓,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用实质化的保障为大学生提供坚实的后盾,为青年一代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更多样的机会和选择。(作者:文登区金山管委 林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