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石妍,女,199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工程公司安全总监兼变电技术管理。
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脚步风风火火、干活干脆利落……仅从背影和动作看,没有人能发现,在电网基建工地上紧张忙碌的人群里还有一位女同志。她叫隋石妍,现任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工程公司变电技术兼安全管理,也是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基建工地上唯一的女性,同事们都称她为“铁姑娘”。
10年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隋石妍踌躇满志,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基建施工队伍。进入工地的第一天,残酷的现实就给她上了毕生难忘的一课。她的任务是“放电缆”,钻进黑暗又潮湿的电缆沟,用尽全力才能拉动一点电缆,手被电缆刀一次次划破,想上厕所却怎么都找不到一个女厕所……隋石妍的内心几近崩溃。
“算了吧,这真不是女人能干得活。”“就这么放弃吗?别人能干的我怎么就不能干?”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生性要强的隋石妍没有退缩,咬牙挺住了。这一挺就是10年,此后再也没有什么困难能让她却步。
初心如磐勇攻坚
2021年4月24日凌晨,多数人都在梦乡中酣眠,隋石妍和她的同事们却在激烈地展开一场紧急会议,大家时而争论不休、时而眉头紧锁。
当时,北部城区“供电主动脉”——220千伏戚家变电站承载力已达峰值,这里牵动着十几万户居民的用电保障,扩建势在必行。因保电需要,必须将原本90天工期,狠狠压缩到50天。这几乎打了对折的数字意味着基建队伍不仅要挑战通宵作业的生理极限,而且整个工程所涉及的12道工序,也必须严丝合缝,不允许有“回头”打磨的可能。
但保电大局面前,在人民利益面前,再难也要挺身而战。一夜之间,一支以安全质量组、施工项目组、物资保障组为框架的13人党员突击队火速集结。隋石妍和同事们以“创无违章现场”为号令,分析风险、细化责任清单,10小时的殚精竭虑后,4月26日凌晨,一张详括了4个维度、12个风险点的作战图正式拉开了攻坚的帷幕。
然而,要想作战图顺利实施,还要先解决一个“拦路虎”——将重达150吨的变压器运进站。戚家站地处半山腰,山路崎岖、坡陡难行,要通过这样一条土路将其安全运送到位,难度之大令人头疼。
为了用最少的时间最大化的保障安全,身为安全质量组组长的隋石妍,提前将变压器的进站路线摸了十几遍。在最后一轮摸排中,路边不起眼的树枝,引起了她的警觉。虽然变压器看起来坚不可摧,其实它是由上千个精密零件的集合体。运输过程中,一旦剐蹭,很可能为日后的运行埋下漏油等隐患。
于是,清晨5点,隋石妍带领三人拿着工具上了山。从黎明到深夜,又从深夜到黎明,整整用了三天两宿,终于完成了路面清障平整、树枝修剪等准备工作。即使一切准备就绪,也用了整整5个小时,才将这个庞然大物顺利运上山。
就在变压器进入最关键的安装环节时,施工人员却发现升高座内的密封垫严重破损,存在爆炸风险。紧接着,更坏的消息接踵而来,厂家没有可更换的库存,若现场测量再返厂制作,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那一宿,隋石妍和项目经理谁都没睡,看着网上乌央乌央的资料,太阳穴突突直跳。最后,“走投无路”又不甘心束手就范的隋石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现场加工密封圈!项目经理愣了片刻对她说:“行,试试吧,你这个人,不撞南墙不回头。” 说干就干。他们把材质、尺寸、隔油性能,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终于拿出了一份现场加工密封圈的施工图纸,并得到了厂家的认可,难题迎刃而解。
6月9日晚11点,随着最后一个信号的核对完成,戚家站工程在第46天,全面告捷!隋石妍和她的队友们再次刷新了威海供电公司最短基建工程建设周期记录。
兰心蕙质善创新
戚家站这场大仗刚刚打完10天后,隋石妍再次出征,转战到更为硬核的战场,威海“精致电网”的样板——220千伏福河输变电工程。彼时,甘肃疫情突发,10千伏开关柜被封在厂里,工程出现30天空白期。工程不能干等,项目部决定把母线桥预埋挂点的工序提前,隋石妍的任务就是去填补空白。临走时,正是女儿生日,一向支持她的爱人问,必须去吗?隋石妍坚定地说,既然进了这个圈,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没有开关柜作参照位置的预埋挂点施工,把母线桥预埋挂点工序提前,无异于盲人探路。反复讨论后,隋石妍提出运用3D可视化模型指导母线桥预埋挂点施工,而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为攻克技术难点,隋石妍带人先后进行了100多次模拟碰撞和十几次方案调整。最终以20%的增效率和50%的提质率成功填补了空白,也为后期工程争取到宝贵时间。
多年来,隋石妍和她的伙伴们,以困难为动力,化危机为跳板,累计拿下了20多项创新成果。这些累累成果夯实着精致电网的前行之路,也为精致城市提供了强劲的电力支撑。
建设“精致电网”支撑精致城市,是每一名威海电力人的心声和愿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作为威海市区范围最后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福河工程建设伊始就承载了太多不一样的期许。
如何在“精致”上下功夫?隋石妍早有思量。福河站址原来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山,场平阶段共清运了近六万方、两千车的垃圾和土渣。如何防止变电站投运后,周边再次沦为垃圾堆放地?隋石妍提议:“我们为何不环变电站打造一圈口袋公园,建设一座花园里的变电站呢?”说干就干,工程公司青年组建了青年创新小组进行探讨研究。后来,在公司党委、团委的协调和支持下,来自建设专业各部门、各单位的青年共同成立了精致电网“绿色建造”课题研究组。
这个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仅30岁,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他们天天泡在工地,摸着石头过河,夏天脸像被烤箱烤熟了一样,冬天身上要贴两三个暖宝宝才能取暖,用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将福河工程站周绿地延伸至建设红线,消除了站周的空白地带,有效对接了变电站与周边环境;同时对变电站主建筑、避雷针和护坡进行设计美化,将这座工业建筑完美地融入了周边的山景的同时,也给周围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更让福河工程成为了精致电网新地标。
因为这一创举,福河工程斩获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批“现代化智慧标杆工地”“省二星级绿色建筑变电站”等多项荣誉,2023年5月6日,又在中电建协绿色建筑工程评审中,获得最高三星级荣誉。
细心如发保安全
自2021年起,隋石妍的肩上又担负起工程公司安全管理的职责。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她深知,电网基建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管控难度大,接下这份任务时内心十分激动又无比忐忑。
安全责任大如天。隋石妍时时紧绷安全弦,处处拉直安全线。现场检查时,无论涉及谁,她都铁面无私,“铁姑娘”的名号越来越响。经常有分包队伍跟她抱怨:“全省就属你们管得严,威海的活太难干了。”隋石妍耐心解释:“管得严不是为难你们,是为了大家都好,安全是咱们端牢饭碗的基本保障啊。”渐渐地,大家习惯了她的“唠叨”、她的“突袭”,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在安全管理中,隋石妍女性的特质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在严格要求施工安全的同时,也会及时给施工现场配齐防虫鞋、驱蛇药、西瓜绿豆等物资,以细心、耐心和同理心,为现场安全管控注入更多温情与活力。
隋石妍始终认为,安全不应该是一部分人的事,必须形成集体意识。为此,她推出了安全日报、微信群每日一学、广告车流动式培训等安全管理新形式,探索应用了安全带悬挂系统、全绝缘一体化试验车等安全创新成果。每天奔走在各个现场之间,铁面无私地查违章、抓整改、约谈重难点对象,面对别人的怨言和误解,她坚持一颗公心从不妥协,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安全电网夯实了基础。
在粗粝的基建一线,隋石妍如同一棵“铿锵玫瑰”始终坚守,热烈绽放。经常有人问她,为什么在这么苦、这么累的岗位上,还干得有滋有味、激情满满?她说:“光明前进一寸,黑暗便后退一分,而我们供电人所追寻守护的这束光不在他处,就在此时,此地,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