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因历史上秦始皇东巡“召文人登山”而得名,底蕴厚重,文脉渊深。80多年前,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如今,天福山吹响的革命号角代代相传,赋予了文登这座城市独特的红色气质。
作为革命老区、胶东革命的摇篮,近年来,文登区加强顶层设计引领,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形成“1+N”红色旅游发展布局,以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为引领,一批红色展馆、红色主题公园不断涌现,一系列红色旅游线路产品相继推出,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感受青山碧海间的红色故事。与此同时,文登区积极做好融合文章,推进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引领产业发展、带动旅游消费、增加群众收入,推动区域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规划引领,红色旅游发展布局由点及面
为更好地传承弘扬红色胶东的精神,文登区设立4000万元红色基因传承基金,并按照“1+N”红色旅游发展布局,坚持组织、文旅、党史、教体、农业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以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为中心,同步对全区115处红色印迹进行抢救性保护。截至目前,改造建设了昆嵛山红军展览馆等18处红色展馆,新建以张连珠、理琪等天福山起义英烈命名的13个红色主题公园,形成了红色旅游由点及面发展的新格局。
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位于文登城区东20公里的文登营镇天福山,山间林木繁茂、生态宜人,素有“天赐福地”美誉。天福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等设施并对外开放。目前,景区现存的天福山起义主要遗址有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址、树旗旧址等。景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等,近年来,充分发挥了红色场馆的资政育人作用。
在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引领下,文登区昆嵛山红军展览馆、慈口观红色记忆馆等115处红色印迹联动发展,推动红色旅游全域化发展。以慈口观红色记忆馆为例,它依托慈口观村内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胶东第三兵工厂遗址修建,建成了集红色教育、住宿餐饮、旅游服务、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原生态乡村田园综合体。该馆还被授予威海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依托红色展馆集群,文登区探索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青年党员讲党课”活动,打造《爱心路上“拾荒人”》等党员教育专题片,通过资源整合、全域联动,把红色文化与党员教育实践结合,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优化供给,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丰富多元
在串联文化印迹的同时,文登区不断优化红色旅游服务环境,加强红色旅游产品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把红色基因融入城市建设肌理。
丰富主题线路,让红色资源形成辐射效应。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整理16市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推出100条山东红色旅游线路,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展馆入选。其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又在此基础上打造15个山东红色旅游亮点产品,入选的“胶东抗日第一枪,响彻山海间的红色历史”4日游线路中,也涵盖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展馆等。目前,文登区形成了涵盖东部天福山、东南部鸺鹠山、西部昆嵛山和城区周边的四条红色旅游线路体系,同步推出党史学习教育精品线路,开通大水泊、六度寺、崔家口红色公交专线,形成了广泛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
加强活动策划,让红色基因融入文化血脉。近年来,文登区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小志愿讲解员”青少年教育活动,在节假日期间,由“小志愿者”为参观者免费讲解,让青少年深入感知文登历史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该馆还推出“众观红展笃初心 以漫展史看变迁”主题展览等,积极践行文博场馆涵养精神力量的职责使命。另外,文登区还通过优化党校干部培训基地、组建天福山女子民兵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将“红色课堂”搬进旅途等方式,强化红色文化引领,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更好地推进红色故事传播和红色基因传承。
深挖红色内涵,让红色精神传下去、更闪亮。文登区加强红色基因阐发和红色史料整理,近年编辑出版《文登红色文化遗存》《昆嵛英雄于得水》等红色读本,编纂了融入大量历史文献和众多革命遗址、旧址影像图片的《红色印迹——文登革命纪念地导览》,举办胶东红色基因传承的时代价值研讨会,深度挖掘精神内涵,阐释时代价值。
激活业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释放动能
聚焦红色文化产业开发占比不高、体量不大等短板,文登区以“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引领,积极培育自驾、研学、民宿等新兴业态,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在推动重点项目招引、景区焕新提质及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批红色旅游融合业态涌现。文登区近年来重点开发以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慈口观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红色主题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旅游、自驾车旅游、户外拓展旅游项目,推动红色餐饮、红色民宿、红色交通、红色文创等多元融合发展;同步涌现出山泰生态园、李龙文化民俗园等红色旅游融合新地标,红色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多元互促作用逐步彰显。
多项红色旅游新体验“出圈”。一是红色旅游演艺擦亮“红色胶东”品牌。为更深入传承红色基因,文登区邀请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专家,创排音乐舞台剧《烽火天福山》,以艺术的手法把“一一·四”暴动后理琪来到胶东领导天福山起义,及至雷神庙战斗壮烈牺牲这段历史搬上舞台,再现了天福山起义的光辉历程。此外,文登区还推出民族交响乐《昆嵛颂》等一系列红色文艺精品,让更多游客寓学于游、在观摩体验中追忆峥嵘岁月。二是“红色研学+”广受青少年群体青睐。在用好红色资源的同时,文登区还盘活区域内工业、乡村、非遗资源,探索“红色研学+”融合模式,取得积极成效。如串联红色研学基地、工业基地打造的“红色研学工业营”,把乡村景点、农家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推出的“红色+樱桃”红色旅游季等,深受青少年学生欢迎。
坚持资源整合、业态聚合,下一步,文登区将继续推出节会、住宿等一系列“旅游地图”,设计露营、红色、研学、赶海等多元化旅游线路,逐步构建以全域游、全季游为主脉络的文旅融合大格局。(来源:新时代文旅研究院)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于雨晴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