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乘“两创”之风,踏浪前行

2023-08-01 编辑: 宋倩

      

      新时代下,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近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山东主题宣讲活动如期举行,各地专家学者、文化大咖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山东文化“两创”的实践性成果,总结文化“两创”在齐鲁大地枝繁叶茂的实践性经验,探索文化“两创”破圈出彩、不断打造新标杆的实践性路径。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点,为“两创”文化添砖加瓦。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传统美德中蕴含的大多数人民群众认同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具有特色的传播形式,加以解释说明,形成一条将传统文化里的优秀思想以新形式传播出去的道路。

      以提升大众生活、繁荣大众文化为重要着力点,为“两创”文化夯基垒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因此,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进程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丰富发展,而且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要求不断提高。人民是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评价主体,人民的喜好是评价大众文化的根本标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当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大众文化既要有市场更要有格调,既要叫好又要叫座。这就需要根据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来接续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以优秀文化的创新内容为战略着眼点,为“两创”文化立柱架梁。“创”的关键在于交流互鉴、思想碰撞,在交流与碰撞中催生出更多创意、创造、创新。山东这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需要更多“创”的力量赋能。7月27日至28日,山东济南举办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会议以印刷创新项目产融对接路演观摩、首届印刷质量高峰论坛方式进行思想碰撞,让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等创新性内容被人们知晓。眼下越来越多产品成为“国潮”,许多技艺体验地成为“网红打卡地”,正是因为找准了这个“连接点”,才能让“两创”文化在生活中可感知、被人懂、为人用,才能从齐鲁人文沃土中“长出来”“火起来”。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山东推动文化“两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深耕齐鲁人文沃土,释放文化“两创”力量,是山东作为文化大省理应扛牢的大省担当。浪是挫折,我们因而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浪是力量,我们有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意;浪是恬静,我们有了“雨到鱼翻浪”的舒适;浪更是机遇,我们因而有了“掀天浊浪只须臾”的豪情。此时我们点亮这星星之火,将来必会烈火燎原;此时我们扬起风帆勇乘“两创”之风,定能破晓而生,踏浪前行。(作者:高新区田和街道寨西社区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