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重读“人才九条”绘出新时代人才“百骏图”

2023-08-04 编辑: 宋倩

     

      夜访武宝信,招揽邱斌昌,破格任用贾大山……4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用一招“人才九条”破解了正定发展困局,40年后,“人才九条”的现实意义只增不减。重读深悟“人才九条”,我们要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汲取其精髓和力量,用心用情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以“求贤若渴”的决心,让人才“花开满园”。“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翻两番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期间,正是抓住了人才这个“牛鼻子”,为正定发展赢得了先机。当前,全国各大城市陷入“抢人”大战,我们要顺应人才“往高处走”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地方优势产业,才能形成“聚才洼地”,进而成就“发展高地”。要坚持“产业招商”“产业招才”,围绕建强、延展产业链条,引进一批能攻坚、能突破、能带动跨越发展的高端人才。要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交流,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人才、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提升、项目合作等要素支持。要推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变“财政输血”为“基金造血”,以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推人才企业做大做强。

      以“礼贤下士”的诚心,让人才“大有作为”。“人才九条”提出“愿为全国各地技术人员提供试制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所需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我们要有“甘当人梯”的格局,栽好吸引人才的梧桐树。要坚持“自建、共建、联建”相结合,打造高能级科技孵化载体,引入市场化手段运作,为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催发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要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参与企业高水平研发平台创建工作,把重点工程、重大科技项目作为锻造高端人才的“试验田”,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

      以“开放包容”的真心,让人才“落地生根”。要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要敢于破除体制机制束缚,赋予用人单位在引进、使用、评价人才上更多自主权,摒弃“四唯”狭隘人才观,让人才真正靠实力说话。要推动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将他们从繁琐、不必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费投入研究中。要着力提升人才政策研究水平,结合实际出台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安居乐业保驾护航。(作者:威海临港区工委党群工作部 宋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