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视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大课题,要求山东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作为文化大省,文化“两创”,山东在路上。
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让齐鲁优秀文化绵延长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齐鲁大地文化底蕴深厚,文脉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这片人文沃土都值得深度耕作。这里拥有距今8300年的东夷文化、6500年的大汶口文化、4600年的龙山文化;儒家文化、墨家文化、齐文化、工匠文化、兵家文化交相辉映;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颜真卿等名士辈出,更是让齐鲁大地与文化、艺术、智慧紧密交织。
搭建优秀传统文化廊道,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月10日,山东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绘出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蓝图,五条文化轴线涵盖的文化体验廊道,覆盖全省16个市、93个县(市、区)、1200多个乡镇(街道)、5万多个村(社区)、7000多万人口。沿线周边,散落于山东各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一览无余,给人以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体验。
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坚定齐鲁文化走向世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走过13载。从首届论坛的“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到第八届的“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文明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兼容的信念从未改变,论坛更是从单一性学术论坛提升为以学术论坛为基础的人文综合论坛,无论是国际参会人员影响力、国内参会人员规格和层次,还是论坛举办方式和中华文化展示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突破。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山东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化强省形象,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面向世界,山东以更加自信自强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传递山东精神、擦亮山东品牌。(作者:荣成文旅局 刘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