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提高汛情重视感。每年汛期,洪涝灾害都会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关方面预测,今年汛期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厄尔尼诺后期快速发展,“小概率高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早防才能减轻和抵御危害,严防才能减少和规避损失。既要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做好汛情预判、动态巡查,严密防范、科学应对,及时、有效化解险情,又要随时做好打硬仗的准备,畅通应急响应机制,跟汛情赛跑、跟时间竞速,牢牢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筑牢防洪抗灾“责任堤坝”。
提高汛情责任感。越是关键期,越要绷紧弦。必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充分考虑汛情变量,有效衔接汛情监测、经费保障以及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应急联动,备齐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并做好各类救援力量的前置准备,做到不麻痹、不侥幸、不犹豫,不“临时抱佛脚”。既要提前规划转移群众避险的路线,也要考虑如何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医疗服务;既要加强日常演练,也要想办法防止因灾致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把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周全,不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务实解决问题,确保物资“跟得上”、交通“通得了”、救援“有力量”,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提高汛情行动力。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任务繁重,打赢防汛救灾硬仗更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防汛抗灾从来都是汛期“头等大事”。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防灾减灾责任担当,加强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灾情监测调度,分区分类做好灾情防范应对,细化完善农业防灾减灾预案,相信只要周密部署、联防联动、稳扎稳打、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堤坝”。(作者:临港区蔄山镇政府 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