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2023年7月,迈出校门,跨入基层门,成为一名献身基层、服务人民的“选调生”。在入职几周的时间里,我沉下心来静观一事一物、俯下身来发扬青春奋斗精神,从中悟出“为民、务实、担当、奉献、实干”的成长之道,对以后在基层工作中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起到了有力的鞭策作用。
牢记宗旨、脚踏实地,以不改己心、不移己志的“奋斗甘霖”浇灌“信仰之花”。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选调生,信念坚定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开展工作的催化剂,将思想学习贯彻工作全过程方能助力“新选调生”的成长。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不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移“服务群众、竭力奉献”的志向,“新选调生”在成长。
心怀人民、脚沾泥土,以甘于奉献、躬身力行的“奋斗甘霖”浇灌“为民之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从“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销路窄”到“特色旅游、亩产翻番、搭建网商平台”,我们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我们就要保持一颗“为民之心”,融入群众、成为群众,才能更好地让群众接受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去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集体的力量。我们要把自己当作村集体的一份子,勤敲百姓门、勤走乡间路,多坐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聊一聊、少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吹一吹”,方能够切实了解老百姓的安危冷暖、问题需求,要怀揣“不怕苦、不怕难”的热情甘于奉献、躬身力行,真正为群众做实事,才能够使群众与我们更亲近。
锚定目标、勇于创新,以尽心尽力、抓细抓实的“奋斗甘霖”浇灌“实干之花”。语言是形成方案的第一步,行动才是我们基层选调生开展工作的强劲引擎。真抓实干是落实政策方针的重中之重,也是为百姓做实事的关键枢纽。我们既要传承前辈精神、更要创新工作方式,锚定工作目标和要求,敢啃“硬骨头”、善做“千面手”,以新眼光、多角度把情况调研全面、问题分析透彻,将重点工作抓细抓实、惠民利民政策深入浅出地讲解明白,从而将群众身边的“老大难”问题一点点地解决,使我们的人民群众脸上多些笑容、少些愁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选调生,党和国家寄予厚望,我们就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选调力量。(作者:威海市文登区侯家镇侯家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