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发扬齐鲁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2023-08-16 编辑: 宋倩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的重大战略举措。山东自先秦齐鲁文化形成到春秋儒家文化兴起繁盛,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发扬齐鲁文化,对推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传统文化载体,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渊源流长,不论是孔孟故居,还是数量繁多的文庙,亦或是地方文献等史记资料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山东修缮文庙、整理汇编旧志文献、挖掘保护各类文化遗址传统民居,让传统文化有据可依。开放尼山书院、儒学讲堂,让传统儒家文化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每个人都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仅仅限于对儒家文化的保护和挖掘,还有齐鲁大地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潍坊风筝、济南面塑、海草房等植根于乡土蓬勃发展的民间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收录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乡土文化技艺进行传承保护。

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讲好文化故事。探索形成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外传播文明。将传统文化和人工智能现代科技相结合,展现传统文化和数字科技相碰撞的思想盛宴。传统文化与传媒相结合,通过综艺、直播等形式展现山东文化精神,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快齐鲁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发挥传统文化价值,做强文化品牌。山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好客山东”“黄河大集”等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非遗衍生产品,实施山东特色文化产业“一乡一品”扶持计划,充分发挥品牌带动和示范效应。通过产业扶持、直播带动、生态建设等多种方式发挥传统文化带来的经济价值,让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为经济发展价值,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近年来,山东致力于打造文化“两创”,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融入到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节日庆祝等方方面面,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地传承发扬和创新。(作者:南海新区党群与人力资源部 吴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