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国家发布数字中国“2522”整体框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6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态五大方面推出46项措施,力争数字化建设三年左右走在全国前列。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朝着“数字化”方向改革,“数字基建”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将“数字服务”摆在实现山东强省战略的重要位置上势在必行。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创建“数字治理”新格局。省级有关部门正在整合打造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核心业务数据“一张图”,将居民办事所需的各种证件材料全部上传至数字政务平台,推动各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共享,按照群众政务业务办理率依次加快实现政务服务全网全省通办,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一网通办”。还可以继续优化“爱山东”政务APP,修复技术问题,扩展政务办理项目,简化办理流程步骤,通过设置各市区专属客服,一对一解决问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以数字“协同化”创建山东“数字治理”新格局。
完善“数字社会”,建立“智慧便民”新体系。山东省数字强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医疗、教育、就业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更需要“数字服务”的助攻。医保线上报销、扬帆计划、线上申请大学生就业补贴等政策层出不穷,无一不实现着“智慧便民”这一目标。在未来,要继续实现农村等偏远地区逐步全面覆盖“数字社会”应用,通过普及手机支付、网上订餐等服务便利村民购物消费,以数字社会应用,建立山东“智慧便民”新体系。
创新“数字经济”,推动“工赋山东”新局面。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攻山东强省战略,山东已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创新,人工智能产业链已逐步形成,以“数字人工”“数字化工厂”为代表的新成果,大大降低了产业成本,并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G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省级工业互联网的创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无一不体现着创新性的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继续加快推动元宇宙产业园建设,以“数字经济”引领,推动“工赋山东”新局面。(作者:临港区草庙子镇政府 张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