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多措并举助力文化“两创”开新局

2023-08-23 编辑: 宋倩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徐徐铺展;伟大的事业,在继往开来中稳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关键节点,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奋进新时代,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一山一水一圣人”蜚声海内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践行“两创”方针就要保护好丰富的文物,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源者,必浚其泉源。”齐鲁大地上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山东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把编纂出版《齐鲁文库》作为“山东文脉”工程的重点任务……一系列举措对于提升山东文化软实力、助推文化强省建设意义非凡。

践行“两创”方针,就要立足平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精神文明动力。山东在全省倡树新时代健康美德,传承践行传统美德,把人们思想观念、言行举止引导转化为适应新时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曲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宣讲活动,广泛开展好儿媳、好公婆等创评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新的征程上,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践行“两创”方针,必须做好“创新”文章,创新既是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根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山东在创新上下功夫,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强产业、强创意、强展示;“互联网+”时代,泰山石刻化身数字藏品,被人们装进“口袋”,丰富创新传统文化的“软表达”。数字化战略为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带来重大机遇,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打下坚实基础。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文化大省,山东将继续研究探讨文化“两创”新标杆的实践举措,推动“两创”走在前、开新局。(作者:乳山市诸往镇人民政府 葛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