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争当“显眼包”式基层干部

2023-08-28 编辑: 徐栋波

  近日,“显眼包”一词火热出圈,意在形容一个人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在同类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基层干部身处乡村振兴第一线,要行远自迩、笃行实干,争当扎根基层、坚守基层、开拓基层的“显眼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奋勇争先。

  拒绝“躺平”,争当躬身入局的“显眼包”,以枝叶关情的民心“扎根”基层。“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直面群众,基层干部应当树牢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挑起为民解忧的重担,在“艰难玉成”中体会基层工作的苦后回甘。身入为先,要保持“归零”心态,破除“外乡人”的思想桎梏,多去街头巷尾聊“家长里短”,到田间地头唠“柴米油盐”,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所思所虑,做群众的“贴心人”。心至为要,要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知民意、集民智、聚民心,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做群众的“知心人”。力行为本,要深刻领会“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把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的“揪心事”当作自己的“牵挂事”,在啃“硬骨头”中推动问题化解,做群众的“暖心人”。

  不甘“平庸”,争当奋发有为的“显眼包”,以焚膏继晷的实干“坚守”基层。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上,无数党员干部以负重前行守护岁月静好,用无私奉献点亮万家灯火。基层干部需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涵养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斗争品格,以扎实的作风、果敢的担当走稳基层成长之路。要学会以苦为乐,把吃苦当“进补”,把岗位当“战位”,在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主动增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多当“热锅蚂蚁”,多接“烫手山芋”,练就敢担事、能担事的“硬脊梁”。要注重真抓实干,谨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养成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作风,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不等不靠、不打折扣推进耕地保护、水源治理、防火防汛等重点难点工作,练就干实事、求实效的“铁肩膀”。要坚持廉洁自律,筑牢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始终在大是大非前旗帜鲜明,面对各种诱惑立场坚定,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练就守规矩、靠得住的“傲霜骨”。

  远离“佛系”,争当能为善为的“显眼包”,以炉火纯青的本领“开拓”基层。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广阔基层充满机遇与挑战,既是淬炼干部的大熔炉,也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掌握“长缨在手”的过硬本领才能将开拓基层的道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基层干部当牢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理清路子、开对方子,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要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入题”,以把脉问诊、解剖麻雀、刨根问底的劲头“破题”,以提实对策、抓好整改、解难纾困“结题”,扎扎实实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基层干部亦要领会“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的基层工作,既需守正也要创新,要努力成为遇事能办的“多面手”、融会贯通的“政策通”、熟悉村情的“活字典”,在加强基层党建、壮大集体经济、激活治理效能等工作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者:乳山市育黎镇东纪村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