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法治日报官微头条聚焦威海:精致城市如何解矛盾“疙瘩”?他们使出“绣花”功夫!

2023-08-30 编辑: 宋倩

近日,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头条以《精致城市如何解矛盾“疙瘩”?他们使出“绣花”功夫!》为题,推介威海“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做法,以下为报道全文:

山东省威海市地处胶东半岛,取意“威震海疆”,是我国大陆伸入太平洋的最东端,是我国首个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近年来,威海市以精致化理念为引领,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推进,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有效解开精致城市建设中的矛盾“疙瘩”,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2022年以来,我们以维稳促安、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事心双解、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系统集成、机制优化为牵引,以平台搭建、力量整合为保障,不断完善全链条、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威海样板’。”威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宁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目前,威海市已设立9个县区级、72个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2700多个村级调解平台,推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社会治理等部门和16家重点行业主管单位以及300多个调解组织分级入驻各级调解中心(平台),组建起1.2万多人的“专兼结合”调解员队伍,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一揽子化解”。今年以来,全市累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4万多件,矛盾化解率达99.5%。

让我们一起走近威海市的8位矛盾纠纷调解“高手”,聆听他们的调解故事,看他们如何用“绣花”功夫化解矛盾纠纷。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宋村法庭庭长颜秀松:

“一员三长”聚合力 多元解纷提质效

颜秀松(中)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调解故事:2022年年底,文登区某学校学生会干部小米在阻止一起学生打架事件过程中,失手将参与打架的小云拉伤。事情发生后,由于受害方、学校、学生干部三方对赔偿标准意见不一致,调解工作进入“死胡同”。诉源调解过程中,颜秀松按照“一员三长”调解机制,主动联合镇政法委员、派出所副所长,将学校校长、学生家长和学生叫到一起开展调解。颜秀松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纠纷涉及到的赔偿、诉讼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释法说理,并就法律权威性进行了强调,最终三方达成了和解协议。

经验分享:坚持从源头着手,最大限度形成矛盾纠纷的化解合力,才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文登特色:文登区在镇街建立“一员三长”机制,对相对棘手的矛盾纠纷,由镇街政法委员牵头,联动法庭庭长(驻庭调解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三长”共同参与调解,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研究解决辖区内矛盾纠纷化解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问题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荣成市崖头街道“金牌调解室”专职调解员彭晋堂:

76岁“和事佬”善调“百家事”巧解“千家愁”

彭晋堂(右三)与老干部调解员为当事人调解纠纷

调解故事:今年5月,在某小区的改造项目中,施工单位在进行雨污分离管道开挖时,造成了居民及车辆通行受阻,居民与施工方发生矛盾,工程停滞。彭晋堂第一时间组织其他老干部调解员一同挨家挨户劝说、安抚,同时又多次联络施工方、自来水公司、物业等单位,与居民们协商交流,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噪音、杂物堆积等问题,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共识,既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又保障了工程正常进行。

经验分享:遇到调解难题时,要第一时间把多方力量统筹调动起来,形成调解合力,提高解纷质效。

荣成特色:荣成市按照“全要素集成”原则,整合资源,系统处置矛盾纠纷。在市、镇两级,整合心理服务、法律服务等资源,实体化运行“一站式”矛调中心,“兜底”处置矛盾纠纷。在村居,以村“两委”干部及网格员为主体,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退役军人“五老”参与,成立838个“一站式”矛盾调处工作站,与部门“双报到”队伍、社会志愿者、“一村一法律顾问”联动,依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

环翠区司法局竹岛司法所副所长张昊:

从“法理情”多方面耐心开展调解

张昊(中)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调解故事:去年1月,某承包商蒙某资金出现问题,10多名农民工工资发放困难,多次追讨无果后来到环翠区竹岛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请求帮助解决。中心将案件分流至竹岛司法所,张昊接到案件后,积极与环翠区住建、劳动争议纠纷等行业性调委会沟通,确定调解方向,同时从“法理情”等多方面耐心开展调解。在向工人们详细了解情况、安抚他们情绪的同时,张昊积极与蒙某沟通,向他释明了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避免矛盾升级。通过多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蒙某同意一次性付清拖欠工资,农民工们在年前拿到了拖欠的4万元工资。

经验分享:具备过硬的法律专业素养,才能驾驭人民调解工作。深入了解当事人心态,根据纠纷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关键。

环翠特色:环翠区创新推行“三抓”“三诊”模式,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一是抓强平台建设,在区镇两级成立一站式矛调中心,整合法院、检察、司法、公安、信访、社会治理服务等调解资源,通过“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为日常“坐诊”搭好台。二是抓牢基层基础,在建筑、交通、卫生、金融等重点领域成立了26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为巡回“问诊”铺好路。三是抓实协同配合,探索建立“援、律、访、调”联动机制,通过综合运用心理帮助、法律援助、律师调解、人民调解等多种手段,为部门“会诊”架好桥。

乳山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姜守峰:

化解矛盾纠纷需要坚守法治底线下“苦功夫”

姜守峰(中)组织当事人调解

调解故事:69岁的邵某因白内障进行手术,出院后却视力恢复不佳。邵某家属认定是手术原因,向医院提出索赔,并要到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姜守峰先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又拉起板凳讲法讲理、分析情况,提出了“先做司法鉴定、依法有据协商”的解决思路。最终,经过10余次调解,家属终于同意做司法鉴定。有了鉴定结果做支撑,姜守峰向当事人反复做工作,最终推动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经验分享: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造成的。调解好医疗纠纷,调解员就得坚守好法治底线,下“苦功夫”,说破嘴、磨破脚,快速稳妥地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乳山特色:乳山市扎实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聚焦群众诉求比较集中的信访、医疗、消费、物业等领域,先后建立26个行专调委会,配备经验丰富的专兼职调解员198人,推出“马石山下”“白浪逐沙”等特色调解品牌21个,制定了考核调度、组织培训、经费保障等系列机制18项。同时,大力推动行专调委会入驻乳山市“一站式”矛调中心,发挥其专业优势,与专职调解员、基层民警、法律工作者及网格员等联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政策解释等工作,实现“1+1>2”效果。

经济技术开发区酬和商事调解中心主任王胜锋:

融情于法解心结 法德融合促和谐

王胜锋(左一)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调解故事:2022年3月,威海某房地产企业与某建材公司因经济纠纷,致使该住宅楼几十户业主房屋产权证未能妥善办理,群众意见很大。调解中心受理该案后,王胜锋先后6次将双方当事人约到中心,结合法律法规和案件事实,深入分析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引导双方自觉履行义务。经过多轮次耐心细致地调解,终于促使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并于3日内履行到位,不仅化解了双方矛盾,更妥善解决了业主的办证问题。

经验分享: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法律的专业优势,运用“接地气”的群众工作方法,“法理情”结合,化解企业间矛盾纠纷,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经开区特色:经济技术开发区着眼于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着力构建扁平式“经心调”多元解纷体系。在村(社区)建设了以法治带头人、调解员、法律顾问、网格员、辅警等为骨干的100多个网格多元调解室,与区、镇街两级调解中心实现联动,并与政法单位下沉力量构建起“警调对接”“检调对接”“裁调对接”“律调对接”“诉调对接”等共建共治格局。推行矛盾调解前做到查清矛盾纠纷事实、理清矛盾纠纷法律关系、摸清矛盾纠纷双方诉求、制定矛盾纠纷调解方案的“三清一案”工作法,提升化解质效。引导广大调解员以平和的心态把事说清、以平实的语言把法说明、以平等的人格把理说透、以平易的方式把情说近的“四平四说”工作法,帮助当事人化解纷争、消除隔阂,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法律服务所主任李震:

基层纠纷无小事 倾情调解暖民心

李震(右一)为群众做法律咨询

调解故事:2022年徐某遭遇事故不幸去世后,其母亲与妻子因为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其母亲欲起诉儿媳要回遗产。李震认为调解结案更有利于从根源上化解家庭矛盾与积怨,能够最大程度修护家庭关系。在深入了解案情后,李震发现案件的矛盾症结在于婆媳双方对徐某遗产继承的比例分配分歧较大。为了解开症结,李震多次上门开展“背对背”的谈心化解,一方面详细解读与遗产继承相关的法律规定,告知遗产分配原则,让双方了解各自应得的继承份额。另一方面,从维护家庭和谐角度进行释法说理,劝导各方以伦理、情谊为重。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徐某母亲放弃诉讼,接受了李震给出的遗产分割意见。

经验分享:调解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学会换位思考,向当事人解读法律知识,耐心疏导当事人情绪,做到以法明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终实现有效调解。

高新区特色: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探索、全面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推行矛盾纠纷调处“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落实化”三步工作法,健全“排查预警、分析研判、分级调处、回访反馈”四步闭环流程,做到矛盾纠纷预警在前、防范在前、调解在前。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和社区第二网格网格员赵昕瑜:

“警格+网格”多措并举解纠纷

赵昕瑜(右一)走访群众

调解故事:今年7月,林女士反映自己在小区内发现居民遛狗不牵绳问题,并在劝阻时与之发生了激烈争吵。赵昕瑜接到情况反馈后,一方面会同社区民警登门向当事人了解情况、释法说理,另一方面联合社区警务室民警、物业工作人员,广泛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整治行动。经过调解,一方当事人承认错误,主动与林女士握手言和,并以现身说法形式引导社区居民更加注重依法、文明养犬。

经验分享:“发现苗头,提早预防,出现纠纷,及时调处”是我针对矛盾纠纷问题的十六字做法,既要快速有效解决问题,又要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临港区特色: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警网力量,将辖区警务网格细化,与266个城乡网格匹配对应,按照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每6至8个网格配备1名民警、2名辅警为标准,实现“网格+警格”双向配备双向服务,形成“网格+警格”联动服务模式。紧盯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推动警格和网格业务协作,社区专职网格员每日走访辖区居民、搜集社情民意,将采集到的风险事端、矛盾隐患及时反馈民警,社区警务站按照“马上就办”对本社区范围内的涉纠纷类、民生类警情就地处置,做到隐患有人问、问题有人办。

南海新区小观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王英本:

“清官”善断家务事

王英本(左一)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调解故事:南海新区小观镇村民刘氏兄弟三人因房屋继承问题反目成仇,当事人找到王英本求助。王英本把兄弟几人叫到一起,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各方争执不下,王英本联系2名本村老党员,给他们逐个做工作,从亲情到金钱,从继承到赠与,摆案例、讲事实、谈伦理,终于促使兄弟三人达成了分房协议,三人握手言和。

经验分享:要理清家务事,关键在于整合、调整和修复家庭关系。讲法更要讲情,为当事人架起连心桥、解开烦心事,让家庭重归幸福美满。

南海新区特色:南海新区在原有镇村级调解委员会基础上,组建了由18名社区负责人、网格员构成的人民调解志愿者队伍,推动纠纷发现在网格、化解在源头。成立由村居两委成员、老党员及德高望重村民组成的村(社区)调解小组,就地搜集社情民意,积极推动各类矛盾调处。(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