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凝聚党心民心的传家宝。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好“头雁效应”,把崇俭戒奢理念融入工作和生活,让节能成为生活态度,让节约成为日常习惯,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领头雁”。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做好节约资源的“践行者”。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资治通鉴》中写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意指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党员干部首先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与重大责任,认识到竭泽而渔和铺张浪费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要牢固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增强节俭意识。“光说不练假把式”,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党员干部应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从低碳出行、节能减排到绿色购物、垃圾分类,从节约用水用电到节约粮食厉行“光盘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做好反对浪费的“倡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起来能成河,一粒米一粒米聚起来能装满箩,浪费不因量小而为之,节约不因细微而不为。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在培养自身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的同时,要引导“身边人”通过节约一滴水、一粒粮入手,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理念。要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进行广泛转发宣传,以点带面,营造全民节约的新风尚。
“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做好勤俭节约的“传承者”。“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越是生活富裕美好,越要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越要珍惜当下、践行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勤俭的家风与国家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一样的,能够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形成崇高、追求卓越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奢侈享乐的诱惑。党员干部要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家教家风,陪伴孩子成长成才,引导摒弃好虚荣、好面子、爱攀比的陋习,培养他们朴素的生活习惯,最终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我们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者:文登区大水泊镇政府 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