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沙场丹心映河山——东海独立三团团长刘剑秋

2023-09-11 编辑: 宋倩

     在革命斗争生涯中,他作战勇猛,机智灵活,多次出色完成艰巨的歼敌任务,为巩固胶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他率三十二团坚守靠山屯阵地,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他就是曾任东海独立三团团长的刘剑秋。

刘剑秋

      贫苦出身意志坚

      刘剑秋,原名刘孟泮,1915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县丈八石村(现属乳山市)。自幼家境贫寒,六岁丧母,受生活所迫,其父背井离乡“闯关东”。因生活非常艰难,在少年时他便随叔父一起务农,1933年,又到烟台当学徒工,期间与同乡的进步青年学生林一夫结为拜把子的好兄弟。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国难当头的民族危亡之际,刘剑秋受周围进步青年的影响,于1937年初冬在牟平县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先后担任“民先”的宣传员、交通员。后接受时任中共牟海临时工委书记宋竹庭的派遣,参加了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1月,刘剑秋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政治部任宣传员。同年,入胶东抗日军政干校学习。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生活的苦难压不倒意志坚定的人,反而磨练了刘剑秋坚强的意志。在战斗中,刘剑秋作战勇猛,奋勇当先,又性格直率,部队的战友们都亲切地用胶东方言称他为“刘彪”。1938年10月16日,已担任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五支队六十一团一营二连排长的他随部队参加了平度大青杨战斗。次年初,任六十一团一营二连连长,1939年7月又参加了招黄公路大郝家伏击战斗,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小队。刘剑秋在战斗的磨练中逐渐成长起来。

      勇猛歼敌无所畏

      全国抗战时期,刘剑秋率部多次出色完成艰巨的歼敌任务。1940年7月21日,在摧毁黄城集敌据点战斗中,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十五团一营副营长的刘剑秋指挥两个连,向黄县(今龙口市)新建的黄城集伪军据点发起攻击,二连连长夏侯苏民率领全连集中火力封锁炮楼,掩护突击队攻打敌人炮楼,仅用5分钟,敌炮楼就被攻克,进而掩护突击队一举攻下南、北炮楼,迅速结束战斗。战斗中毙伤敌伪中队长以下34人,俘敌伪中队副以下68人,缴获长短枪76支,子弹3600余发。这是胶东抗日部队首次拔掉的敌据点。胶东《大众报》、延安新华社先后报道了黄城集战斗胜利的消息,胶东《大众报》发表了题为《斩断敌人的一只屠手》的长篇报道。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刘剑秋率部频繁打击日本侵略军、痛击顽固派。1941年3月至7月间,时任营长的刘剑秋率十五团(1941年7月改为十四团)二营参加胶东“五个月反投降”战役。1942年5月,率部参加五龙河战役龙虎山阻击战。6月,参加诸城程戈庄战斗,此时因兵员不足,二营撤销,刘剑秋调任五旅十五团三营营长,全歼顽军隋永胥一个团。8月10日夜,指挥三营攻克平南楼子庄顽军冷冠荣部据点。9月,率部参加平度淖泥沟保卫战,巩固了南海根据地。

     

 1942年日伪军拉网“扫荡”示意图

      1942年冬,面对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发起的“拉网大扫荡”,十五团在敌伪据点林立的南海区坚持游击战。12月3日,十五团和南海党政机关被3000多日伪军和顽军包围在平度县石家东庄。子夜时分,刘剑秋奉命率三营乘夜色黑暗,突然从石家东庄西南角勇猛出击,像一把尖刀插向敌人,并向两翼扩大突破口,掩护十五团和南海党政机关突出重围。12月12日,他率三营在即墨县吴家屯设伏,经激烈战斗全歼日伪军80余人,其中俘虏日军7名,受到五旅首长的嘉奖。

      在长期对敌斗争中,刘剑秋和战友积累了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1943年1月8日,他率三营化装成日军,奇袭莱西姜山镇国民党顽固派隋永胥部西三都河据点,毙伤一部分敌人,俘敌30余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文城解放当天,东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少虹(石阶前排右一)、东海敌工股副股长郝香斋(后排右一)、荣成独立营营长周文茂(坐前排右二)、文登独立营营长刘剑秋(前第二排右一)与副政委刘进(前第二排右二)、敌工人员于云海(后排左一)等在文山玉皇庙前留影。

      1942年8月至1943年底,胶东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精兵简政”指示先后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工作,为战胜抗战面临的严重困难提供了重要保证。1943年8月,在胶东军区医院治疗肺结核病的刘剑秋出院后,立即投入到战斗中,担任东海军分区文东(文登)独立营营长,他与副政委刘进共同带领独立营神出鬼没袭击日伪军,让敌人闻风丧胆。同年10月,文东独立营在齐虎山伏击由荣成玄镇寨据点出来抢粮的82名伪军,击毙4人,缴获部分武器;12月24日,在文威公路伏击日军汽车,击毙日军12人;同月,于申格庄伏击伪军小队,击毙伪军17人,俘小队长以下4人。1944年8月30日,独立营参加收复文登城战斗。时任文东独立营二连连长赛时礼在建国后撰写的纪实小说《三进山城》(原稿书名《三进文城》),就是根据文东独立营的战斗历程创作完成的。

      刘剑秋在东海军分区工作期间,于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参加了中共胶东区委党校整风学习。1945年8月,威海卫收复后,东海军分区将威海独立营、文登独立营和荣成独立营合编成立了威海卫警备团,刘剑秋担任副团长(未配正职)。1945年9月,该团改编为东海独立三团,他任团长。

      转战东北立新功

      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指示精神,山东分局全力以赴组织山东部队和地方干部分批开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1945年10月,刘剑秋率胶东军区东海独立三团渡过渤海,在辽宁省庄河登陆。

      胶东部队和干部开赴东北时,东北正处于极端混乱的社会状态。原胶东军区东海独立三团先后整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纵队(10月31日改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五旅十三团,在辽宁庄河、城子疃、皮口、大孤山一带担任海防。一面扩军,一面开辟该地工作,不到二三个月的时间,部队扩大了一倍半以上。

      1946年1月,原东海独立三团部队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四纵十一旅三十二团。2月,刘剑秋指挥三十二团参加了历时4天3夜的沙岭战斗,全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新六军二十二师六十六团一个连,三十二团二营四连连长肖永华奋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四连被纵队命名为“肖永华连”,这是四纵唯一以烈士姓名命名的连队。同年3月至5月间,率三十二团参加了三保本溪和鞍海战役。

      悼模范连长肖永华的报

      由于常年作战,刘剑秋肺结核病复发。他没有停下战斗的脚步,只休息两个月的时间,身体稍微好转后,就调任纵队司令部四科科长,参加了新开岭、四保临江战役和夏季、秋季、冬季攻势。1948年5月,因工作需要,他再次出任十一师三十二团团长,参加了“五整一查”的新式整军运动。9月,率团参加了四纵切断北宁线的兴城攻坚战,此战为攻克锦州和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纵十一师三十二团(原东海独立三团)四保临江立功模范

      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刘剑秋率三十二团坚守靠山屯以北的223高地及前沿阵地,击退敌人多次进攻。1948年10月12日,四纵首长发出《纵队首长告全纵指战员书》,嘉勉了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二团。同日,三十二团奉命将阵地移交第十一纵队,转为四纵预备队。1948年11月,刘剑秋被任命为东北野战军第四十一军解放军官教导团团长。1949年6月,刘剑秋因肺结核病复发,留在武汉住院治疗。

      不忘初心奋斗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剑秋赴江西省工作,1950年2月任江西省航运局局长。1954年后,历任冶金部赣东北有色金属公司党委书记、江西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省工交办公室主任等职。无论在什么领导岗位上,他始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保持了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他平时要求妻子和子女发扬革命传统,不要在经济上、生活上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刘剑秋于1982年离休。1998年2月13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重病弥留之际他交代丧事简办:“不要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要留骨灰,把骨灰撒入赣江,不要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江西省经贸委党组特别发出通报:“……刘剑秋同志长期在我省工交战线工作,为我省的工业发展辛勤工作了几十年。1982年离休以后,他依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刘剑秋同志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全委干部、职工要学习刘老的高风亮节和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一生的优秀品质。”(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