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威海好人榜

贾志国:“电管家”15年守护“用好电”承诺

2023-09-18 编辑: 于喆

贾志国,男,1972年6月生,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国网荣成供电公司崖头供电中心配电运检一班班长。

“及时送电”是他许下的承诺

贾志国的父亲早年罹患肺癌,常年靠呼吸机生活,一次呼吸机突然断电,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可老人乌紫的脸色和痛苦的神情让他一辈子也忘不掉。身为供电人的贾志国,深知电对于靠呼吸机生活的特殊群体有多重要,从那时起,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要让老百姓特别是特殊群体用好电的种子。

这句承诺,饱含酸楚,重若千钧。为了让辖区所有肺病患者不再经受断电缺氧的痛苦,那年春天,贾志国进一门,出一户,从黎明破晓跑到日落西山,辗转半个月,20多万步的摸排足迹,推动着他与同事沥出了15名的特殊人群名单。“要做就要一个不落。有了这个名单,再遇到抢修停电,或者他们需要备用电吸氧的情况,我们能第一时间把备用电送过去。”

2019年夏天,高温带来了用电量的急速增加,部分小区线路发生故障。贾志国在接到故障电话后,立刻带着6名班组人员赶到现场,带头跳下了40多度的电缆井,连续7个小时不眠不休地工作,成功解决了电路故障。而贾志国和同事们却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由于长时间在井下工作,刚一出地面的贾志国感到一阵晕眩,差点栽倒在地上,所幸一旁的同事拉住。在旁边围观的群众深受感动,自发买来冰棍、西瓜等解暑物品。

“雷打不动”为客户“把脉问诊”

检查用电设备、询问用电需求、告知电价变化……“雷打不动”地上门送服务,他被企业员工亲切地称之为“电力顾问”。

“雷打不动”为企业“把脉问诊”的背后,源于贾志国的一句承诺。那是2017年供暖季的一个周末,“闲不住”的贾志国接到了城区供热站的求助电话“我们的供暖电机运转不了,能过来给我们看看吗?”“这个供热站点负责着辖区五六千户居民供暖,电机运转不了,供热也就停摆了。”贾志国回忆说,当时气温还是零下,抢修工作刻不容缓。

挂断电话后,贾志国马不停蹄赶到供热公司故障现场,从检修包里拿出万用表、电缆故障探测仪对设备进行检测,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很快确定了故障原因是二次设备相间短路造成,他从容地更换好故障部件,仅用了20多分钟就排除了故障,确保了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抢修过程中,供热公司工作人员对贾志国说:“虽然企业也有电工,但是在电力检修上还要靠你们这样专业的人来才行,要是能不定期给我们检修一下就好了。”正是这么不经意的一句话,贾志国郑重地答应下来,并践行到了今天。他说:“答应客户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在与团队商讨后,贾志国对辖区内的高压客户进行了全方位地摸排,早出晚归连续干了12天,他将客户周边的供电线路、变压器以及用电负荷、变化周期等信息进行了汇总,编制了“一线一策”“一户一档”两本台账,并且开创了专人定制服务,确保每两月都能对高压客户的电力设备检查一遍,为客户的安全用电增上一层保险。

2021年,贾志国通过监测客户用电情况发现一家重点企业电费偏高。他主动上门为其进行设备检测分析,发现了该公司用的是大工业用电容量的计算方式。在他的建议下,企业将用电方式改为按最大需求量计算,企业因此一年能节约电费150多万元。

九次上门只为一句“放心了”

崖头供电中心担负着市中心城区15.5万户居民的供电服务工作,居民对服务质量要求也格外的高。如何让客户“用好电”,贾志国总结了两个词“耐心”“用心”,从业二十余年,他将这两个词做到了极致。

“李大姨,您好啊!我们9点半就能到,很快就能给您修好,放心吧!”“老彭,咱下午要去工地,培训会挪到晚上七点半吧。”……接不完电话是贾志国的“常态”。对此,他自豪地说:“99%的重要客户电话都在我的通讯录里,每月2000分钟通话时长都不够用。”他所说的重要客户不仅包含着企业客户,更包含了一些有着“特殊需求”的居民客户。

前段时间,荣成连续大风大雨,一天晚上凌晨3点,十里河小区线路出现故障,贾志国马上想到有位居民因为重病需要吸氧,他立即第一时间为这位居民送去1.5千瓦的应急备用电源,当居民接到这份“用心”,感激得一直紧握着贾志国的手。他的这份“用心”深深地影响着周边的员工,在他的带领下崖头供电中心的供电服务工作连续四年保持着“零投诉”。 51岁的贾志国常对身边的朋友说“好的服务就是要做到心坎里,虽然这看起来很平凡,但我觉得,只有平凡的事坚持做,承诺的事用心做,才能对得起那句“你用电·我用心”。

“有困难,找小贾”,这句话流传于贾志国负责的崖头辖区。15年来,无论分内分外,无论困难大小,他都全力以赴。每次解决完用电难题,他都会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虽都是些细微的小事,但坚持不懈终究聚沙成塔。他用“诚信”诠释着光明使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