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培秀,女,1968年11月生,山东威海人,威海市环翠区残联康复服务中心园长。
以执着的心情走上康复之路
丛培秀于1991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30年前的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有着一份很好且有固定收入的职业。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发现自己可爱的女儿身患孤独症后,她不得不辞去工作,走上为女儿求医康复之路。在陪伴女儿治疗的过程中,丛培秀认识了孤独症患儿群体,感受到了孤独症患儿家长的无奈与痛苦,她也因此开始了对孤独症疾患儿康复训练的研究。因为当时国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女儿失去了最佳的康复训练期,被医疗机构诊断为重症孤独症。她没有放弃,走遍了全国各地,不断学习孤独症训练知识及技能,一切从自己的女儿开始,设定康复计划进行训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孤独症儿童的降临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落感。而且养育一个孤独症儿童更是消耗了家长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长期的精神疲惫和体力透支,不仅严重影响家庭的健康生活,而且使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无法全身心参与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丛培秀照顾女儿多年,积累了不少康复训练的经验,为了帮助更多孤独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过上正常的生活,她变卖了家里值钱的家当,克服了常人无法感知的困难,终于在家人的帮助下于2006年2月自费开办了威海地区第一家“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中心——七彩雨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中心开办后,先后有40多个患儿参加了康复训练,为了让更多的孤独症患儿有康复训练的机会,同时也为了让孤独症儿童有更好的条件做康复训练,她积极向各级主管部门报告,向媒体呼吁,在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七彩雨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被环翠区残联康复服务中心全部接收,成立了威海市首家针对孤独症儿童专业康复教育机构,为威海市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从此这些孩子有了一个更加温暖、专业的训练环境,她本人也被中心聘为园长。
以满怀的爱心培育特殊孩子
丛培秀从教 10 余年,坚信有爱就有希望。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把每一位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了保证训练质量,她始终坚持对每一位患儿亲自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孩子在各领域的能力,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家长沟通,为每名儿童定制适合他的目标计划和具体的训练方案,并掌握每一位患儿的训练效果,孩子们的点点进步都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她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她的孤独症孩子们,从不计较时间和个人得失,经常有慕名而来咨询的家长,不管业余时间还是节假日,只要打来电话她就会及时赶到,耐心给予解答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她来说患儿的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看到有的孩子具备一定的能力而家长却不会教的孩子,她心里很是不舍。丛培秀还经常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中与女儿一起训练,对于家庭困难的家长给予经济上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勤奋的钻研造就精湛的技术
丛培秀在工作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重学习,积累经验。她在带女儿的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训练素材,比如在关联配对中,基本上都是衣架和衣服的配对,而在女儿晾衣服时,她会拓展联想到厚重衣服用厚实的衣架等教学素材。丛培秀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家长反馈的信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逐步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适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模式,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发育特点,设置了涵盖感觉统合、语言与沟通、自我照顾、社交技能等领域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孤独症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日趋成熟。随着教学的经验积累和观察思索,丛培秀越来越感觉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需要拓展知识领域。譬如身体健康管理与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存在密切的联系,于是她2020年考取了二级健康管理师的资质,看到孩子们难以从两帧以上的静态画面中找到联系,更难于理解、描述画面,她于2022年报班学习了剪辑、合成及动画的有关课程。这些新知识、新方法的运用,使她的康复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深受同事的好评及儿童家属的信赖。
丛培秀深深懂得一个孤独症家庭的不易,教育理念的分歧、身心的疲惫和经济的压力常常引发家庭矛盾。为了帮助这些家庭,丛培秀以丰富的教育经验、切身的经历、专业的技巧和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理解、接纳孤独症儿童,同时把正确的康复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广给家长,帮助他们明确干预方向,确立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让家长们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