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民生实事探进展丨威海供应网络优化 群众生活便捷

2023-09-20 编辑: 宋倩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生活消费“最后一公里”和农副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问题,近年来,威海一直在建体系、保供应、惠民生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城乡生产生活供应网络体系,让一处处集配中心、餐饮聚集区、城乡便利店、镇级供销综合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站真正成为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项目内容】

优化城乡生产生活供应网络体系,满足群众消费需求。2023年,新建改建县域商品集配中心6处、餐饮聚集区10处、城乡便利店或生鲜超市25处。试点建设镇级供销综合服务站10个、村级服务站70个。

【民生现场】

不管城里还是农村,供应越来越到位

9月6日早上4点多,当很多人还在梦乡的时候,威海12349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内已是一片忙碌。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确认好每个客户的订单后装车,随后,一辆辆配送车载着满满的货品陆续驶出厂区,为客户送货上门。

“每天早上4点到上午9点,是为客户配送货品的时间,我们要严格把控好货品的质量和数量。”威海12349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城瑞说,公司目前配送的农副产品共12大类800多个品种,每天配送蔬菜20多吨,肉类3吨左右,米面粮油调料40多吨。

在食材采购环节上既能省心省力,又能购买到质量有保障的产品,是我市企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需求。作为我市一处大型的县域配送中心,成立于2015年的12349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如同一个大的“采购管家”,为有需求的客户精心做着后勤保障工作。

上午10时左右,当天配送工作完成后,公司采购办公室内,几名工作人员便开始忙碌地在网上对接供应商,进行选品、下单。“你看这是我们今天到目前为止冷鲜肉品的采购清单,已经有2000多公斤的量了。”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采购部门每天都要根据客户和市民的需求采购商品,像米面粮油调料类货品,会储存两个周左右的供量,肉类、海鲜、蔬果类,基本都是当天采购后便及时配送给客户。

“在我们的前端,是直接对接合作社或农户的农副产品基地产地,末端便是客户。”张城瑞介绍,公司要做到的是在选品环节上把控质量、检测环节把控安全、运输环节把控时效和价格的合理低廉,让送到客户手中的每一份产品,都是安全、新鲜、快捷有保障的。

便捷购物,是当下越来越多人的选择。9月7日晚上,家住临港区草庙子镇的陈先生打开了手机网上平台“ARSPO袋蔬鲜生”,进入商城后选购了一些水果和肉类产品。“经常在这个平台买东西,晚上下单第二天就送到家了,东西新鲜,还不用咱跑腿了,确实挺方便的。”陈先生告诉记者,除了线上下单外,家人还经常会到小区附近新建的一家生鲜超市买东西,随吃随买,都很新鲜。“现如今,咱威海的生活消费圈子不管线上线下还是城里农村,供应越来越到位了,对大家伙来说就是方便。”陈先生笑着说。

【部门声音】

优化供应网络体系,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优化城乡生产生活供应网络体系,满足群众消费需求,是我市今年实施的一项重点民生实事。

“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保基本民生、保运转的重要环节。”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三级主任科员张宝岩介绍,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县域配送中心建设,城乡商业网点设施、功能业态、市场主体、消费环境、安全水平等得到了改造升级,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让县域内城乡居民不出县,就能完成绝大部分的消费需求。

据了解,今年,市商务局计划新建改建县域集配中心6处、城乡便利店或生鲜超市25处。目前,6处集配中心和25处城乡便利店新建改建工作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我市今年还计划建设餐饮聚集区10处,截至7月底已规范提升7处;试点建设镇级供销综合服务站10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村级服务站70个,截至7月底共完成72个。(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仲艳楠 邵春涛/文 姚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