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环山街道嵛岭社区以“家”为出发点,结合“儿童友好社区”创建,打造“家的N次方”家庭教育品牌,从精准把握“家需求”、融合构建“家阵地”、携手彰显“家温暖”、生动展现“家品牌”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家”字文章,助力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多方位融合构建“家阵地”,激活实践阵地载体。嵛岭社区在现有的家长学校、道德讲堂等活动室基础上,加设娱乐区、阅读区、心灵驿站、巧手坊等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区,在室内外开辟轮胎种植、PVC管道种植等微景观区域,打造“沉浸式体验+情景式教学”环境,让“生活即教育”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设置心愿箱、悄悄话、解忧信箱,鼓励家庭成员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结束后,将心得感悟、期盼建议、孩子家长间的悄悄话及烦恼忧愁等投放到各类信箱内,架起家长孩子沟通的心桥;成立“嵛岭·老街坊”“嵛岭·家长群英荟”“嵛岭·红领巾小分队”不同年龄段的志愿服务队,携手共建“嵛岭·承包地”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家风文明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扶困助老关爱等实践活动,实现家庭成员共成长共进步。
多角度生动展现“家品牌”,丰富品牌特色活动。嵛岭社区秉持“以爱之名·用心领航”教育理念,整合辖区内学校、“双报到”单位、公益组织等资源,深挖辖区18名热衷家庭教育的志愿者,组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家庭会议”“家长读书会”“亲子阅读”“亲子实践”等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35场;开展“+红色教育”“+安全社区”“+绿色环保”“+美德信用”“+基层治理”“+党风廉政”“+健康养生”等系列特色家庭教育活动,打造信用超市家庭专区,建立阅读“积币制”,以“乐学币”的奖励方式,提高广大家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来源:文登区妇联)
多渠道精准把握“家需求”,提供优质社区服务。嵛岭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网格员作用,组建家庭教育观察团,对辖区内未成年人家庭进行走访摸排,进行分年龄段信息登记整理,充分掌握0—18岁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和需求,建立家庭信息档案,绘制社区家庭服务地图;建立“家长里短·家庭联络站”微信群,将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实用的家庭教育技能传递至广大家庭,家庭成员在群内将自身需求反馈给社区,实现家庭与社区“信息共通、理念共享、情感共鸣”;成立“儿童小小观察团”,结合“嵛”事好商量议事品牌,先后组织举办了10余场次儿童议事会,同时,将议事会与家庭会议相结合,鼓励家长、儿童参与家庭教育品牌建设、社区规划、社区治理等各类事务中来。

多方位融合构建“家阵地”,激活实践阵地载体。嵛岭社区在现有的家长学校、道德讲堂等活动室基础上,加设娱乐区、阅读区、心灵驿站、巧手坊等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区,在室内外开辟轮胎种植、PVC管道种植等微景观区域,打造“沉浸式体验+情景式教学”环境,让“生活即教育”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设置心愿箱、悄悄话、解忧信箱,鼓励家庭成员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结束后,将心得感悟、期盼建议、孩子家长间的悄悄话及烦恼忧愁等投放到各类信箱内,架起家长孩子沟通的心桥;成立“嵛岭·老街坊”“嵛岭·家长群英荟”“嵛岭·红领巾小分队”不同年龄段的志愿服务队,携手共建“嵛岭·承包地”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家风文明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扶困助老关爱等实践活动,实现家庭成员共成长共进步。
多触点携手彰显“家温暖”,培育良好家风文明。嵛岭社区推出“周末榜样课堂”,让家庭教育典型模范分享交流自己在探索与实践中的经验、感人故事、自己的家风家训故事等,用“活”教材,助推家庭美德信用建设,构建向善向美向上的社区新风貌;针对社区特殊群体及双职工等家庭子女放学后无人照料的情况,开辟“宝贝临时托管服务”、设置“四点半驿站”、开办暑期小课堂,免费为辖区儿童提供托管、作业辅导、心理辅导、阅读教学、兴趣培养等服务,不断延伸家庭教育的服务触角。

多角度生动展现“家品牌”,丰富品牌特色活动。嵛岭社区秉持“以爱之名·用心领航”教育理念,整合辖区内学校、“双报到”单位、公益组织等资源,深挖辖区18名热衷家庭教育的志愿者,组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家庭会议”“家长读书会”“亲子阅读”“亲子实践”等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35场;开展“+红色教育”“+安全社区”“+绿色环保”“+美德信用”“+基层治理”“+党风廉政”“+健康养生”等系列特色家庭教育活动,打造信用超市家庭专区,建立阅读“积币制”,以“乐学币”的奖励方式,提高广大家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来源:文登区妇联)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于雨晴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