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威海市第八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徐嬿霖:做建设心灵家园的"公益人"

2023-10-08 编辑: 宋倩

      2018年,徐嬿霖脱下军装,凭借着军人不变的热血情怀和专业所长,牵头组建了军民融合公益组织——威海市环翠区心丝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公益的形式向城乡社区老人、青少年、社区矫正与特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彩虹家庭”“彩虹少年”)等提供心理志愿服务。

      徐嬿霖曾帮扶一名“彩虹少年”。通过近3年的心理关爱、课业辅导,这名少年于2020年9月以高出一本分数线85分的好成绩考入大学。这名少年和母亲专程为徐嬿霖和中心志愿者送去锦旗,以表谢意。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为使在押服刑人员安心改造,帮助“彩虹少年”健康成长,2018年至今,徐嬿霖对24名“彩虹少年”采取“分散助养”模式,组织了入户走访、心理辅导、亲情见面会等系列活动,发放各类助学爱心物资价值6万余元。利用团体辅导与青春期法治教育等形式,相继开展了“怒放的生命,风雨彩虹伴我行”迎新跑、“童在威海环翠 悦享互助友好”“彩虹少年”生日宴等活动,为“彩虹少年”营造出一个更加包容平和的社会生活环境。

      2021年6月,徐嬿霖接到一名青年给心理热线打来的求助电话,她认真倾听、耐心疏导,缓解了对方低落的情绪。第二天上午,徐嬿霖凭借着职业敏感和对这名青年的牵挂,再次拨打对方电话,当听到电话已停机的提示语后,她立即报警。在多方配合努力下,挽救了这名青年的生命。后来通过持续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这名青年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并发来平安和致谢信息。类似这样的危机干预事件,徐嬿霖已处理了14起。

      5年来,徐嬿霖用所学专长,向城乡社区老人、青少年、社区矫正与特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五为”志愿服务和党建引领城乡社区营造、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等服务约1400场次,受益群体近1.1万人次,发放温暖包和奖学金合计约13万元,接听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近1400余通,用坚守与执着诠释着军休志愿者的“巾帼风采”。

      徐嬿霖还致力于公益巡讲服务和普法宣传,她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校园欺凌、霸凌等热点问题,组织学校师生、家长及社区居民,走进环翠区司法局,进行《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为给员工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建功岗位提供有力的心理保障,她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员工救助心理公益巡讲,受益群体达8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徐嬿霖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军休干部、威海市最美志愿者、山东好人和威海市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她在心灵家园的建设中履行着一名志愿者的职业操守与责任担当,贡献着军休心理人的微光之力,彰显着一名老兵、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大伟 实习记者 陈思雨)